2009年9月17日香城随文45:这带泪的城市和带血的房价
我不知道我这个标题是否有哗众取宠的感觉。今天下午在做城市观察的扉页时候,我突然有种莫名的伤感。昨天在不经意间在媒体闹了个笑话,弄错一则土地信息,在这个信息混乱的年代,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情,但问题的另一面是这个土地被我冠以新地王的假想。地王是没有了,但地王的单价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 很多天前,我们的市场说了一句话,我们家庭6.5年可以买一套房子,算术很简单,家庭收入年6万,房价90平米39万。这套房子价格应该是建筑面积,换成套内面积大概是78平米,对于一个三口之家,大概也可以过得去了,紧凑点的三房也行。但我实在不知道市长的家庭收入6万元是怎么得来的,重庆2008年全市GDP5065亿(当然或许这中间还有很多被GDP),重庆人口2850万左右,人均GDP仅仅1.7万元。我不懂我们国家GDP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但想来普通家庭是很难达到这个6万元了,因为很简单,这差别太大了。 当然我们也姑且承认市场的收入合理性,但6.5年真的可以买套房子么?如果以39万房价做基础,以国家法定按揭成数计算,7成按揭,那么他应该贷款27万,以20年计算,他应该最少支付12万的利息,还有3%大修基金,1.5%税费,也就是说,这套房子,他为之付出的最终成本是53万。按照6万的年收入,这个家庭不吃不喝9年才能购买一套房子。当然光有房子还不能住,还的装修,少算点吧,每个平米500吧,又是4.5万,也就是他们家还得不吃不喝再挨一年,也就是10年呀。人从22岁工作到60岁退休,一共有38年,也就是你有25%的时间不吃不喝,你才能住这套房子,中间你不能失业,不能休息,不能生病,不能有任何意外,因为任何的意外都意味着你必须用更长的时间不吃不喝去供房子。 还是以这个家庭来计算,27万的贷款,20年按揭,每月月供款大概在1800元。加上物管费,水电费,大概2000元吧,一个家庭月可支配开支3000元,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第一反映自己不能生病,第二反映,父母不能生病;第三结婚不能请客;第四结婚最好不要小孩;第五小孩不能读书。还有第六,第七,第八————! 虽然那块土地是弄错了,但那块地的楼面价格却阴差阳错,一点不差,一块相对普通的地块,楼面成本2400,外加240配套人防费,也就是楼面成本2600,如果加上重庆市公布的平均建设成本1650,这块地成本就是4250,这还不加管理费,财务费,税费等等各种税费,最后一句,就是没有6000元建面,你能买到这个房子么?6000元呀,我们市长算的可是4300的价格! 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计算房价了,因为房地产开发领域里面的行话就是重庆房价太低,被远远低估,低于贵阳,低于昆明,低于成都,我无语! 在前段时间,分析地王以后,城市板块裂变的时候,我们就心有戚戚的感觉,我们的城市,拿什么来养活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的人们?城市功能到底是什么?城市是财富的魔方,城市是黄金的地窖,城市是什么?也许城市什么都是,处处灯红酒绿,处处欢歌笑语、处处歌舞升平。 我没有看过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但我看过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我看过人类学,看过战争史。任再大的风浪海啸,也没有时间的伟大魔力,兵马俑,在岁月的尘埃里,变得腐朽。伟大的拿破仑,狂妄的希特勒,英勇的斯大林,还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想起了巴菲特那两个注明的词汇:贪婪与恐惧。也许我有点不识时务。在歌舞升平中我总感到阴郁和恐惧。我们的城市也许在那天会把我们无情的抛弃。 你是否还觉得竹林七贤的荒谬可笑,你是否还会嘲笑陶渊明的小题大做。今天你感受的或许仅仅有一种,悲哀。在我们越来越感觉世界很小的时候,在任何一个新的稍微空气好点的景点,你都可以看到趋之若鹜的人群与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你也可以感受到我们如此的尴尬,以至于我们无处可逃。 这个世界不会有超人,没有人可以做到不吃不喝10天,当然也就没有人可以坚持不吃不喝10年,一套房子,比那座沉甸甸的山还要沉,还要高,还要巍峨。我不知道城市管理者们为什么还要热衷于去攀比那些恐怖的数字。生活的游戏,可以允许狼来了,因为你还可以坚持不跑最后一个而生存,而且大多数人都会生存,但海啸来了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2009年9月11日中海地王:市场洗牌的典型性事件
上海地王昨天诞生了,全国地王昨天也诞生了,虽然今天上海地王没有超过重庆但年地王75亿,但70亿也将今年广渠门40亿地王一下甩在了大后方。这给人感觉,颇有点刘欢那句:大河向东流的感觉。 昨天接连接到重庆晨报与重庆晚报记者就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即8月发改委数据出来了,全国房价同比上涨幅度变大,重庆也是。问笔者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不过这几天重庆各大媒体对市场的走势纷纷用了一组标题,重庆房价连续三个月下跌,8月成交均价4100元每平方米。 还有个现象与问题,即地产股在从最高峰到昨天,股价差不多都下去25%以上,以幅度最大的招商下降幅度达到40%。 上述这些现象混乱而复杂,你该做怎样的解读: 1、关于地王: 中海本次地王出手时间与07年出手时间相对教一致,即都在市场热度高热的晚期出现。且都以市场不可想象的天量资金出现。为什么?因为没在A股市场登陆,笔者没有查到中海背后的股权关系。但最近出现的地王分别为保利与中海,这两个国字头企业,不能不引起市场反思。 从08年到09年土地市场行情来看,现阶段到了整个市场洗牌的关键期,以重庆市为例,08.4—09.5月,市场一共只释放了550万方的土地,但同期市场却消化了1600万方的存量,这个背景下,大量的中小公司面粉积聚短缺,到了非拿地不可的状态。否则他们将被迫退出市场。这是我们理解本论为什么地王频出,为什么国字头企业置市场舆论不屑一顾的深层次原因。地产行业到了关键的洗牌阶段,也就是如果关键企业能够在这个阶段垄断土地市场,那么大量中小企业将在本阶段内土地断档,存货断档,彻底退出市场将不可避免。 其二是为什么地方政府在这个敏感时期,推出地王地块,当然第一是基于地方财政的吃紧,第二呢?仅仅是财政吃紧么?我们不这么认为。按照经济学原理与消费学角度来看,最大化竞争,往往会获得最大的市场溢价,有个卖房子经验的销售人员都知道,小户型价格一定会比大户型价格更高。土地市场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将地王分割成N块小块土地以后,地方政府将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但为什么地方政府还是要冒这个具有舆论风险,而不具有经济高收入的决策呢?在中国,资本政治化是你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残酷现实。利益的相互钳制,是我们对本轮地王最简单而直接的认识。 3、地王一定等于高房价? 中海重庆地王故事正在上演,结果是什么呢?几乎以土地价格进行首期销售,迫于公司生存压力以及财务表表必须要公布,今年开出别墅,但别墅一开,也就意味着重庆地王,永远亏损,永远。 重庆地王亮相的还有恒大,恒大首期价格按照市场正常的解释,当然也就一个字亏,不过股东通常在给股民编故事的时候都会用战略性亏的这个理由,也就是明天市场价格要高涨,只要我们今天活过来,那明天我们一定可以赚钱,市场真有那么简单么? 在看到国营企业强大的时候,笔者也看到了国营资本的无知与愚蠢(当然仅就经济行为与决策来说,不包含其中的政治因素)。真正左右市场的是消费者,不是供应者,这个简单道理,两三年之后地王们会有非常深刻的体验。 2、关于价格上涨的问题 昨天发改委的数据公布出来了,房价同比上涨幅度加大。第一选择在地王出来这天公布,这中间是否有某种巧合,还是有某种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