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5日【全经联接龙】杂谈:“渝派地产”一个城市的扩张梦想
香城杂谈1:“渝派地产”,一个城市的扩张梦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渝派地产更多需要的是更多勇气,信心、毅力和豪气,更少需要的怀疑和妄自菲薄。 ——笔者 (一)前言:该不该有“渝派地产”的提法 关于派系,你可以联想到很多,民国的军团派系,金庸的武侠派系,关于艺术文艺经济哲学的更是百花齐放。关于思想,如果你足够正统,你肯定站在中国儒家的正统派系,信奉经典儒家学说;如果你思想足够自由,那么你一定会憧憬战国时代我自为王的个性主义色彩。只要你足够勇敢,足够智慧,一个人就是一个派系,这或者才是江湖的真正含义。自由的名义是以自由的身份,为自己寻找一种独立的存在,我们把这种存在叫做派系。 关于渝派地产,李战洪已经提出过很久,我甚至第一时间看过他的博文。因为自己已经不在一线两三年了,二是对于这个话题或者概念,还不清晰,事实上,不要说渝派,京派,海派,粤派都没有这种提法,即便有,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都不清楚,甚至连定义都没一个,这个时候来谈渝派,确实有些难度。 这次去长沙,一帮无聊文人游走在异乡城市的街头,感慨别人的文化,突然又开始谈论重庆,重庆文化,重庆声音,重庆未来,当然还有重庆地产。 曾经在给万达张总聊天时候说道:重庆地产的未来是外地人给予的,如果重庆不能对外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仅仅依靠重庆本土消费,重庆地产是没有未来的。任何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都是主城原著居民边缘化过程,纽约如此,伦敦如此,上海如此,北京如此,重庆也会如此。没有外来人口参与的城市化,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的观点,渝派地产的最大价值在于将重庆话语权的空前强化,将重庆比肩广东,上海、北京虽然有些不堪,但好歹可以敬陪末席,走入这个圈层,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基于此,不管你认同不认同李战洪的渝派地产,你都应该感谢他,没有外来购房者,你的房子销售困难会更大,你的房子升值会更缓慢。 在被点名接龙之际,废话一大堆作为引子,下面笔者将自己的对渝派地产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渝派地产”包含内容的可能性以及看法 大凡称派立系,总的有名有份,有实有虚。不管是洪七公的打狗棒法,还是欧阳锋的蛤蟆功。如果按照成型的观点,我们称之为必须有:理论体系,成型的作品,参与群体,以及相关的价值指向,理念系统,精神等等。 地产派系最大问题是概念的逻辑内涵和外延很难界定,我们指的渝派地产到底指是渝派开发商,还是渝派建筑,还是渝派地产的优势理论或者是渝派地产的思想观点与美学观念等,抑或者是所有这些的统称。 如果从开发商来说,我们可以讲渝派地产归纳为渝商体系,在这里,渝派开发商可以纳入渝商系列,我们可以称之为有特型的渝商。他的逻辑内涵和外延是经商的技巧,方法,原则,以及相关理论体系。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渝派地产是完全成立的,千年重庆铸就了重庆人特殊的商业技巧,方法,理论和价值观,这是重庆商人能够走出重庆甚至走出国门的重要法宝。渝派地产商在这方面独有特性为: 精细化操作能力 [...]
2009年7月1日降低失业率的方向在那里?
容磁.宏观经济观察17期(2009.05)期专题 经济复苏的艰难背影—降低失业率的方向在那里? 事实的真相距离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远,如果我们仅仅习惯于看数字所透露出的现实,世界正逐渐变得美好。在本期观察里,我们再次强调我们阅读数据,一定要注意辨析数据出处单位,数据是客观的,但出数据的人却有可能是主观的。但有些数据终究是无法掩盖的。 美国失业率在今年5月,创纪录的上升到16.4%,但通用在上个月刚刚宣布破产,克莱斯勒破产程序还没有完成,福特公司能否度过难关还不得而知,美国金融业又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裁员,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好转,意味着很难贡献就业,而美国服务经济为特征的文化堡垒,电影传媒网络也正举步维艰,裁员在所难免。上一次失业率顶点是在1982年的17.1%,2009年6月,也许美国失业率就要越过这个顶点。 因为缺乏经济史料,我们很难非常详细的解析1979—1982年那次经济危机的恢复机制,我们更关心的是失业率如何恢复到平衡的,以及是什么行业帮助失业率恢复到平衡的,外部世界以及内部世界到底哪些产业变革导致了新的就业岗位的产生? 查阅世界大事,1979年最大的经济事件莫过于中美两国开始接触,1980年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童年欧共体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同年欧盟给予东盟最惠国待遇,巴西、秘鲁等8国的亚马逊合作条约批准程序全部结束。 因此我们可以说世界的开放与融合,亚洲大陆,南美洲大陆等新兴市场的兴起,才给予欧美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导致了欧美就业的恢复。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本轮经济危机的结束用生产型扩张来概括,因为生产型扩张自然导致劳动就业率的上升。对于美国而言的供应过剩与世界范围内的需求不足,我们认为是这轮经济危机得以在44个月就可以摆脱的最根本的原因. 随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多次新经济浪潮,而每一次浪潮都伴随着新科技新产品的迅速扩张与普及,因此在随后20多年时间,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世界经济,供给点燃的需求,需求促使供应扩张,在供需结构转换过程中,总是前一轮需求即将耗尽的时候,新的需求立即产生,由此也导致了世界经济波浪型上升。同时逐渐开放的全球化,将市场放大到极致化,这样世界经济一直持续了近30年的繁荣。 金融业的破产,在经济史上从来都不是一件大事情,在金本位下制度下,只要黄金不沉没到大海去,黄金总量不发生变化,此地金融中心的覆亡必然伴随着彼地金融中心的兴起;美元体系下其实更为简单,其核心原因是金融业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世界,在金融领域资本深化程度是任何部门所无可比拟的,因此金融行业的垮塌,从来就不会造成社会失业率的灾难。 本轮经济危机与以往不同的就是,垮塌行业之多:金融、房地产、汽车三大领域,而房地产与汽车行业是对就业贡献最大的领域部门,同时也是关联产业最多的部门,也就是贡献就业最多的部门。而这三大产业垮塌的核心原因在于在经济景气之前对需求的投资所形成的供应过剩。 现在探讨美国房地产行业的衰落已经没有直接价值和意义,就算房地产行业现在底部企稳,没有了房地产扩张,美国金融系统就无法运行,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传导,美国队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减弱以后,美国婴儿潮今年老年状态,美国房地产刚性需求将近乎枯竭,而现存大量的被赎回的房屋如何被市场消化;其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加深,是否会改变美国人一人一部车的想法,如果美国人改成一家拥有一部轿车,而大量改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那么汽车业的衰竭将远没有到尽头。而如果这两者同时恢复遥遥无期,那么美国经济系统如何平衡?失业率如何下降,在没有新经济涌现出来吸引大批就业者的情况下,也许美国高失业率将漫长而漫长,而如果不能解决失业率的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美国消费的萎缩,而更进一步传导到消费模式的改变。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那么社会正常的生产系统如何恢复,将很难,至少从逻辑上看到一个昆大。 美国的衰落或许让美国人开始重返生产性舞台,如此以来,世界赖以身体的美国需求消失,那么依靠美国需求繁荣的中国、日本、印度的出口产能如何释放,一旦这个产能不能释放,那么将回到我们对美国模式的分析。从而最后导致出一个结论,整个世界经济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人口过剩问题。 一旦人口过剩的推论成立,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近80年的和平世界差不多走到尽头。人类历史上解决人口过剩的方法只有两种:战争和瘟疫。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来看,单纯的瘟疫已经不足以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只有伴随着战争的瘟疫,让整个社会救主系统瘫痪以后才有可能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种假设极其极端,因此我们要说的这仅仅只是我们的一种推论。 当前经济危机实际反映了一个社会系统的危机,也即我们靠什么样的新的消费需求来重新启动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这是美国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现在或者将来漫长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