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2日读书笔记之【印度:崛起的战略影响】
换一个角度理解世界 —【印度:崛起的战略影响】 促使自己买下这本书的动因是作者曾经就职于印度政府的角色—印度总理新闻顾问和发言人。此外作者还担任了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当然也有看惯了欧美国家的解释想浏览下世界其他国家对于世界秩序的解释和说明。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兴趣的旅游和浏览,会带给自己某些奇特和新鲜的见闻,但它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带给了自己思维新的角度以及某种震撼。 这不是一本纯粹的经济学书籍,如果把它看做是经济学书籍的话,你会对它的评价极其糟糕,它没有完善和丰富的逻辑。当然更没有现在评论一个经济学著作成功与否的数学模型。 但这并不妨碍作者睿智思想的光芒。在中国以及我们见识到的欧洲著作里面,你可以看见颐指气使的自以为是的中心思想四处横溢,而对于中国自己的著作更多的是卑微的和谦恭的心态去面对欧美给我们带来的思想。笔者在近一年时间看过人大的数十本经济学书籍,极其遗憾的是我们的经济理论都停留在试图证明欧洲传统经济学命题。而我们理论的最后评价标准都是以是否靠近欧洲经典经济学理论为标准。这本书,或许仅仅是因为作者角度不同而没有对权威的奴颜婢膝与谦恭谨慎,作者首先拥有的是辩证客观独立的思维。这是一本描写一个在营销领域被称呼为战略竞争者所做出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策略,以及他们对于环境的认识。如果要说作者在书本中流露出来的某种隐藏的谦卑的心态,那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高兴的,作者几乎是用一种崇敬或者崇拜的心态在审视检阅中国的每种变化。 这一点给予了自己一贯认识的理性非常恰当的认同。在不同的场合里,笔者都表示能够有幸生存在今天,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王朝之一,之前仅仅只有汉中兴、唐中兴、清中兴这几个盛世可以超越,因此尽管今天的生活于我们还有种种压力,但是我们委实应该感到高兴。而当今政府领导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务实而有效的治理着我们的祖国。我想,在今天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每天晚上安稳的睡在自己床上,不用考虑任何外来的欺负对我们再造成伤害。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社会给予我们的福祉。于此我们应该珍惜我们今天美好社会,同时也应该从内心感谢政府的努力,尽管今天的政府有着很多我们认为不够好的地方,我们应该给予宽容。 全书几乎无一角落遗漏了中国。在作者几乎是崇敬的心理中,笔者并没有感到满足,作者的思想仍然是值得让人尊重和尊敬的,笔者基于印度现实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国家可能的各种战略,以及各种战略背后的障碍与阻力,也同时指明了这种战略背后对于国家巨大的利益。这是一种成熟的心态。而这种成熟心态的表明在其中【印度何去何从?】章节里面,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作者列举了在印度两个巨大的思想界领袖的观点,并明确指出了作者的倾向性,而这点也是我们社会或者应该深刻思考和反思的。 一个是纳拉亚那。穆尔迪,其风格充满了胜利者的自信,他畅谈未来,他斥责印度人“什么都知道”对知识的傲慢态度,他不满足于过去,对过去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反思,他尊重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社会,并向他们学习。另一个是素达山,他的讲话带有失败者的愠怒,强调过去,图形怀疑主义和失败论,对那些在白人面前卑躬屈膝感到愤怒。一个民族,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以及现实的客观条件。批评过去并不等于你否定自己,批评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超越。 印度从历史上从未超越过中国,也许今后将永远无法超越。作者没有因为这些而愤怒或者恼怒,作者观点清醒而明确,没有超越但是不能掉队。这样将更有利于保持印度自身的尊严。世界不会因为自己谦虚而小看自己,世界给予的评价是建立在你自身实力和尊严之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拥有了不起的思想,而将整个思想贯穿于全书中,因此这本书不失为一本非常优秀的书。 也许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让我们不要老是把眼光盯在镁光灯下,还应该把你的思想和眼光放到你的值得尊敬的邻居或者与你处于同一战壕的战友身上。经验主义不应该成为一个成长中社会的教条和理念,我们更应该保持一种谦虚进取的心态。 写到这里,突然有感于重庆这个城市的价值观。最近笔者写了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批判性反思和分析的文字,非常高兴的在于得到了很多博友们认同,因此文章流量都比较高,但同时也在留言栏目中出现了一些观点比较激烈的狭隘的城市主义论。笔者从来没有否定过重庆具有光明的前途,以及未来的无限美好,仅仅只是想就我们现状困难出发,分析探讨如何可能更快更好的让这个城市达到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的高度。如果用房地产的术语来说,就是我们如何才能不眼红上海北京高高在天的房价,而我们自己就可以拥有那么高的房价。不满意于房价上涨的人也不必漫骂笔者,如果我们城市房价真能上涨到上海北京水平,相信你也从这个城市价值提升中获益良多。这才是笔者写那些文章的真实意图。 一本好书经常带给读者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重生,这是笔者热爱读书的重要原因。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重庆重拾经典著作阅读提升重庆软实力的时候,内心充斥着某种感动,作为一个普通城市居民,如果能够为这个城市贡献一点点实际的价值的话,他内心应该充满自豪。或许这也是笔者将这本书读书笔记写出来的动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