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精症参考
一、人体主要营养构成有哪些?
(1)常规营养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统称七大营养素。
(2)宏量元素有镁、钾、钙、钠、磷、碳、氢、氮、氯、硫等。
(3)微量元素有铁、铜、锌、硒、碘、钴、锰、铬、镍等41种。
1.常量元素的分类及作用:
(1)糖。糖分单糖、多糖、低聚糖三种,糖进入人体血液组织器官中进行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热量供人体需要。
(2)脂肪。脂肪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可以被人体吸收,有营养价值。每克脂肪酸能产生9.3千卡热量,比糖和蛋白质的发热量都高。同时脂肪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固定脏器,减少脏器间的摩擦和肾的游动等多方面的作用。
(3)蛋白质。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化学元素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构造机体,修补组织,调节生理机能,平衡血液的酸碱度,去除体内不必要的废物等。
(4)水。水占人体重量的50%—70%左右,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1200毫升水,才能保持生理代谢正常。水的主要作用:①构成身体结构,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②作为运载工具,可以运载各种营养,搬运多种废物等。③可以润滑肠道、口腔和皮肤等。④可以调节体温。⑤是参与氧化和还原反应的介质。⑥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密切关系。
(5)无机盐。无机盐类称电解质,如钠、钾、钙等矿物质,其分布关系在人体成阳离子(碱性)和阴离子(酸性),两者呈相对应的平衡关系。若电解质发生紊乱,会对机体带来一定损害,甚至可以危及其生命。
(6)维生素(vita)。维生素是机体代谢必不可少的活性调节物质,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此类物质一般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有维生素A、D、E、K四种。
水溶性有维生素B、B1、B2、B6、B12、P.P、C,还有烟酸、生物素、肌醇、胆碱、叶酸类等。
维生素A:其主要为视神经需要的视黄醇、视黄酸的组成部分;可促进眼球内视紫质的合成或更新(再生),并维持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增强免疫防御系统,对传染病或局部感染具有特殊的抵抗作用。
食物来源:鱼肝油、蛋类、鱼卵、动物肝、奶类、菠萝、南瓜、西红柿、杏、青椒等。
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磷在小肠内吸收作用,为体内调节钙和磷的代谢功能所必需,可促进牙齿骨骼的正常生长或更新作用。
食物来源:鱼肝油、奶油、蛋黄、动物肝脏。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目前已知道的有八种之多。它们的功能主要与各组织细胞膜,脂蛋白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有关,据认为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所以有利于维持各细胞膜的完整性。此外维生素E在维持骨骼、心肌、平滑肌以及外周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影响红细胞的寿命,抗人体衰老,提高生殖能力。
食物来源:肉、奶、蛋、花生油、菜籽油、莴苣、大米、大豆、玉米、坚果、菠菜。
维生素K:这种物质人肠道细菌能合成。一般不需要从外界供给。维生素K主要作用就是促进血液凝固。但是产妇在临产前服用一些维生素K会对胎儿有保护作用。
食物来源:酸奶、花生油、大豆油、菠菜、卷心菜、猪肝等。
维生素B6:这种物质在热能的生成,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糖原的代谢方面B6可起到脱氨的功能,从而保证神经功能不受损害。近来研究表明,少数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可能需要更多的B6,否则她们就会出现精神抑郁、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
维生素B1:此物质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维生素B1是构成脱羧辅酶的主要成份,它为机体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所必需。可防止“丙酮酸”中毒,另外还可以预防脚气病和神经炎,对增加食欲促进生长也有功效。
食物来源:红枣、蔬菜叶、胡萝卜、西红柿、青豆、花生、麦片等。
维生素B2:是构成脱氢酶的主要成份,为体内活细胞中的氧化作用所必需。此外对维持机体皮肤粘膜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食物来源:动物内脏、心、肾、奶、蛋、水果、绿叶蔬菜、大豆等。
维生素P.P:其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呼吸功能,可以维护皮肤及神经功能的健康,故可防止癞皮病,而且具有促进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食物来源:豆类、花生、绿叶蔬菜、肝、瘦肉、奶、蛋黄等。
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代谢功能,亦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还可以维持细胞代谢平衡,具有解毒的作用。
食物来源:柑橘、柠檬、葡萄、绿叶蔬菜、西红柿、胡萝卜等。
维生素B12:可促进造血,防止贫血发生。
食物来源:仅存于动物食物中,如心、肝、肾、瘦肉、鱼、贝类、家禽、牛奶。
叶酸:在造血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否则也易发生大细胞性贫血。
食物来源:动物心、肝、肾、鱼、瘦肉、贝类、家禽、牛奶等。
生物素:生物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中间代谢的一个重要辅酶。在生禽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所以生吃禽蛋行为是错误的。
食物来源:大豆、蔬菜、鱼、鸡蛋、水果、牛奶等。
胆碱: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故又称“抗脂肪因子”。
烟碱:若其量不足或缺乏则可酿成精神异常、痴呆症、皮炎和腹泻。
肌醇:它能促进肝脏和其它组织中脂肪的新陈代谢。应用于临床可以达到驱脂代谢和生化功用。
(7)纤维素: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木质素。可分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
作用:
①减轻直肠和泌尿系统压力,加速排便。
②清洁肠道,减少宿便的吸附。
③吸收肠道有害物质,减少肠内毒素。
④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增加好的细菌,改善肠内环境。
现代科学研究,很多文明病,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癌症、肥胖症等,都与纤维素含量太少有一定关系,为此纤维素继糖、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维生素之后,号称第七大营养。
一些蔬菜、水果中含大量纤维素。
2.宏量元素的分类及作用:
(1)钙:是一种金属元素,符号为Ca,银白色的结晶,易于化合。
钙在成年人体内含量超过一公斤,其中99%在骨组织,1%在血液中。
钙能够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渗出,还可以控制炎症和水肿形成,体内许多酶系统都需要钙离子起激活作用。钙还可以协同其它离子(钾、钠、镁)以保持一定比例,是促进肌肉兴奋和收缩以及维持神经与肌肉之间应激性所必须的物质。钙对心肌有特殊的影响,它与钾呈相拮抗作用,而有利于心肌呈有节律不紊的跳动。此外血液在凝固过程中钙是不可缺少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