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误区1:“营养”越多越好
今天,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营养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在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中也特别讲究“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对于什么是“营养”、如何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等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认为鸡、鸭、鱼、肉很有“营养”,只要多吃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有的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今天给孩子补点什么“灵”,明天喝点什么“液”。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可以当“相扑”运动员。
少年儿童身体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例如铁缺乏时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从而影响少年儿童体格和智力的发育;钙缺乏时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人体对每种营养素需要的量也多少不等,从几十克到几毫克甚至微克,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量大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了。
人体不能合成这些营养物质,只能从食物中来获取。在营养学上把食物分成谷类及薯类、蔬菜水果类、动物性食物、豆及豆制品、食用油等五大类。每类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素各有其特点,如动物性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但是没有一类食物能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因此,要想获得充足的营养,就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并进行合理搭配。
有一家人听说胡萝卜有“营养”,于是在家里掀起了一次“胡萝卜热”――每天喝胡萝卜汁、吃胡萝卜……,几天后,全家人皮肤、眼睛都变黄了。原来,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但是,人体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能力是有限的,多余的胡萝卜素会沉积到皮肤、粘膜,引起皮肤、粘膜发黄。维生素A 可以促进人体生长、保护皮肤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但是过量时同样会对健康有负作用,引起皮肤干燥、皮疹、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所以,“营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均衡”。
1
相关搜索:
食品科技网倡导:科学认识食品,合理膳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