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时至今日,“治未病”思想在医学界得到广泛共识,特别是在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上,能够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的作用,为病人掌握应对疾病的主动权提供了有力帮助。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便提出了“关注民生、健康管理”的服务理念,成立健康管理中心,着力打造健康管理服务特色。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弱精症、生活起居、运动保健、心理减压等多个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使病人在配合临床治疗的同时改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降低疾病负担。近日,我们有幸与山大二院院长赵升田交流,探讨该院“健康管理”模式的意义。性爱故事
主持人:赵院长您好,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健康管理中心的情况。
赵升田:我们的健康管理中心面积约2000平方米,集中了全院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多方位的服务。
中心有数字化健康体检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采集、预约,提供个性化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科学合理的体检项目,筛查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提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科学依据。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为客户作出全面的评估。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对客户进行健康管理,利用电子平台与客户互动,采集客户饮食、运动等方面信息,全面了解生理与心理健康程度,对其健康程度进行系统分析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开辟绿色就医通道及特需医疗服务。其目的在于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远离疾病。
主持人:我注意到“电子健康档案”这个词,这个档案与一般医院给我们的“病历”有什么区别?
赵升田:这个区别还是很大的,像我们以前普通的病历,只能反映你什么时候曾经得过什么病,对你这个人整体的健康状况是没法在病历上体现的。而这个健康档案却能够反映你整个人的身体状况,患某种病的风险有多高,哪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你的影响最大,这样对患者而言,就能够有的放矢,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就如同给自己请了一个专业的家庭医生。
主持人:熟悉医疗卫生情况的人知道,我们国家卫生系统虽然一直提倡防治结合,但是在现实的操作层面更多的是“治病”,而“防病”却被忽略了。
赵升田:治病、防病,实际上,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防病应在先。事实上很多疾病通过前期预防和治疗能够降低得病几率,也可大大节省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可以避免。也就是说,个人的不健康风险因素是可以控制并降低的。绝大部分慢性病病例是数量不多的已知和可预防的危险因素造成的。从更深远的意义来分析,如果我们这个模式能推广,将消除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间的鸿沟,让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还将降低我们医疗的高额费用,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率,甚至影响医改。
主持人:山大二院独辟蹊径,在山东省率先提出了“关注民生,健康管理”的服务理念。我想,此举强调了医者关于“防”的责任。
赵升田:是的。医生除了治疗的责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健康宣教,教育病人如何预防疾病。我们推出了“五个一”健康服务活动,即一台“健康管理直通车”、一册“健康管理档案”、一条“健康管理热线”、一个“健康管理网站”和一堂“健康管理课堂”,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全方位地提供系统化健康服务,让群众早防病,少长病,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一个理念,就是通过一个病人,预防一家人患病。我们对这一个病人进行健康管理以后,这个病人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同时也会受益。这样真正实现我们的健康传递活动。
主持人:这种模式就是以病人为着力点,向外延伸。
赵升田:对,比方说我们对肺癌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后,发现患者单位或者村庄的废气是致癌的原因。这样,医院就给相关单位、村庄发去信件,提醒他们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