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在儿童中常常遇到,多数便血是由消化道本身疾病所引起,要区分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时常伴有呕血,而且便血时血液与大便充分相混,颜色似柏油样。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肛门,下段结肠、直肠、肛门出血时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仅在便后滴鲜血。
出血的原因众多,在新生儿常见于新生儿出血症、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消化道畸形等。婴幼儿期常见肠套叠、肠息肉、脱肛、肛裂等。学龄期儿童多见溃疡病、肠息肉、肛裂、过敏性紫癜等。因此,对便血的患儿必须认真观察,积极检查,及时对症治疗。
但在日常生活中,吃过猪、鸡、鸭血后排出的大便也似柏油样,不要误认为上消化道出血。吃过西瓜、番茄后留在大便中的残渣,也不要误认为是新鲜血丝。
(1)弱精症原则:①饮食可流质或半流质,便血重者饮食须无渣、无刺激。如伴呕血者,需禁食。②饮食不宜过烫,宜偏凉。口味宜清淡,不要进食过甜的食品和饮料。③忌食煎、炸、烤的食物及刺激性食品。④反复便血者除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外,若患儿体质虚弱,可适当增加营养,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蛋类、鱼类等。
(2)食疗方举例:便血一般以脾胃虚寒,脾不统血,或湿热蕴蒸,脉络受伤为主,故宜采用益气健脾、清热止血之法。①鲜藕节汤:鲜藕节3段,山要10克,煎汤服用。有健脾、清热、止血作用。②银耳柿饼羹:水发银耳15克,柿饼15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熟即可。有健脾涩肠、清热止血作用。③田七藕汁炖鸡蛋:鸡蛋1个,藕汁30毫升,田七末3克,一起打匀隔水炖熟服食。有补虚、清热、止血作用。④旱莲草红枣汤:旱莲草10克,红枣10枚,加水煮汤服用。有滋阴补血、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