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暨南大学本学期一门男性不育公共选修课,竟有621位学生选报,而与心理学相关的其它选修课,如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是选读者踊跃异常。该校负责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在社会体制转型,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困惑、苦恼不断出现,伤害自我心理的事件日增的今天,大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据暨大教务处负责人介绍,该校本学期开设了62门全校公共选修课,在许多课程只有几十人报名选修的情况下(还有一些课程因不满20人选修而不能开课),男性不育课竟有621人选修,与心理学相关的其它课也极为热门,如选修社会心理学的有412人,健康心理学有228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112人。
记者就这种“心理学热”采访了暨大心理健康教学中心的李爱梅老师。据她分析,由于这些课程既有理论上的指导,更有大量的心理学案例,无论学生有无某种心理问题,对自己都是一种警醒或启示。同时也可加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期,竞争压力增大,而困惑苦恼也随之而来,心理压力日增,对自我心理伤害的事件也大为增多。而心理学课程则是一种便捷的心理咨询,便大受大学生的青睐。
老师: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不再难为情
据李爱梅称,早几年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被认为心理不健康,被同学样视为 “怪怪的”,所以咨询者总是遮遮掩掩,现在寻求心理帮助不再是难为情的事,这在2000级新生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咨询者更多是落落大方地谈自己的心理困惑。据介绍,大学一年级新生多是咨询人际关系,如宿舍、班级中同学如何相处,还有学习方面的由高中升到大学的不适应等等。二、三年级学生则以咨询情感问题的居多,如没谈恋受的觉得心理压力大,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本事”、“ 没魅力,怕被人瞧不起;”谈恋爱的则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觉得别人的男(女)朋友好,咨询如何和自己的恋人分手才不至于相互伤害等。四年级学生则以咨询就业困惑的居多,如觉得4年下来没学到什么东西,没任何就业竞争优势等等。(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