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洪韶光教授讲座---男性不育知识 (2010-01-25 09:12:20)
标签: 智力障碍 健康老人 男性不育 心理平衡 洪韶光 北京 健康 分类: 养生
洪韶光教授讲座---男性不育知识
健康到底意味什么?有人把它比喻成金子、财富,然而实际上健康意味着人生最大的快乐,一个无病无痛、呼吸自如、健步如飞、心情愉快的人,也许他过着平凡的日子,少了些金钱、地位、权务、名誉这些耀眼的光环,但他还是一个快乐的人,能够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人往往是这样:当身体健康的时候,总以为能一直健康下去,并不怎么在意,也不去关心它,孰不知健康正从身边悄悄地溜走,而一旦失去了健康,疾病缠身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珍贵。
所以,健康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我们自己平时去关注,平时去投入才能获得健康和保持健康,使我们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朋友,留点时间,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投入不多,却收益非浅。
健康要从自身做起,正如健康格言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请注重心理健康,了解男性不育知识。
正常心理与变态心理
心理学家对于正常心理和变态心理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如下一些判别方法。
第一是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他所生活所在的文化和环境对他的要求和期望。他的言谈举止能否为这个文化中的人所理解,有没有出格的地方。简言之,这是从人的心理和行为与文化和环境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来进行判断。
第二是看他的心理活动本身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人的心理活动可大致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样三个部分。在正常状态下,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协调的。比如一件好事,应当在感知到它的同时有愉快体验,并有相应的愉快的表情;反之,一件不幸的事情,人就会体验到烦恼和焦虑的情绪。
第三是看他的心理特征(如个性)是否具有相当和稳定性。从意志行为来说,他不应该朝三暮四,过度的优柔寡断;从情绪来说,他不应该过分大起大落,喜怒无常。
然而,这是一个笼统而含糊的判断方法。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在“正常”与异常之间还存在着非此即彼,亦此亦彼的状态。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变态心理的基本类型
全世界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学家根据长期的经验和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意义的工作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变态心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智力障碍(或精神发育异常),其主要特点是智力水平低下,同时有各种学习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缺陷。智力障碍虽然是心理障碍中较容易为人们认识或发现的一种,但轻度的智力障碍也不是很容易认识的。判断有无智力障碍以及程度如何,除了人们通过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以外,还可以通过特殊的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来检查。关于智力测验,在以后的章节中我还要专门介绍,这里我们只要知道“智商”(IQ)这个术语就行了。智商是一种尺度,用它来判断人的智力水平。我们以100为正常人群中的平均水平,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在85以上,我们可以说他的智力大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低于85,可能就有智力障碍了。智力障碍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些标准。如,68—85为边缘智力障碍,52—67为轻度智力障碍,36—51为中度智力障碍,20—35为重度智力障碍,20以下就为极重度智力障碍了。
焦虑障碍:焦虑是人人都体会过的情绪,有了焦虑情绪并不等于就有了心理障碍。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就要引起注意了。其一是没有明显原因的焦虑。在通常情况下,焦虑是在可能出现危险、威胁和和需要特别努力而又对其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苦恼或恐惧的情绪。可是,当环境中完全不存在威胁,也不存在危险的可能性的时候出现焦虑,就可以认为是变态的焦虑了。其二是过度的焦虑。任何事情,无论其本来的原因或目的是多么合理,但只要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合理就变成了不合理,正常也就变成不正常了。焦虑也是如此。换言之,变态的焦虑也就是一种过度的和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的焦虑。
品行与人格障碍: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很难与他人相处,自我中心,好猜疑,固执死板,并且容易冲动。他们虽然也能参加学习、工作以及建立家庭等等,但他们在诸多方面的发展或成绩都很有限,他们只不过是以最起码的方式应付正常的需要。对于这样一类人,变态心理学家称其为“人格障碍”。如果这些特征发生在未成年人(18岁以下)的身上,就称为“品行障碍”。
心身障碍:又称心身疾病。所谓心身疾病,是指这样一组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心理和社会的,但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躯体的而非心理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结肠炎以及支气管哮喘等都是典型的心身疾病。这类疾病应该主要通过心理治疗来达到痊愈。
性心理障碍:人类的性行为本身是生物性的,但它受到人的心理活动的强烈影响。性心理障碍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性功能障碍,如男性的阳萎,女性的性冷淡等;三是性变态,如同性恋等。
精神病:这是心理障碍的最严重的情形。民间所谓“疯子”即指此类。精神病与上述几种心理障碍有本质的区别,不可等量齐观。精神病又分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或心境障碍、妄想或偏执性障碍等。精神病患者必须请精神科专科医师治疗,不能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就达到治疗目的。
哪些心理属于明显异常
我们在前面谈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谈了判断一个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困难,但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办法来发现异常的心理了。对于一些明显的异常,不仅有经验的精神病学家或心理医师能够判断,就是一般的人,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也是可以判断的。本节就是要告诉你哪些心理属于明显异常。
一、幻觉。这是异常心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所谓幻觉,是指当在客观环境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时,人却感知到了它的存在。所以幻觉又称虚幻的知觉。比如,在无人的场所里,某人听到另一个人在骂他;或者即使在有人的场所,但他听到的骂他的那个人在千里之外。这种幻觉叫做听幻觉。听幻觉的声音一般比较清晰,听者能清楚地听清讲话的内容,有时连语气、语调、语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另一种觉见的幻觉是视幻觉。即看见了并不在场的东西或已经死去的人,甚至看到鬼怪。其他幻觉还有:嗅幻觉(闻到并不存在的气味,多半是令人不愉快的,如腐烂的食品、尸体,烧焦的物品,粪便等等的气味)。味幻觉(尝到食或饮水中有某种特殊的奇怪的味道),触幻觉(皮肤有被某物所触及的感觉,如虫爬感、通电感、抚摸感)等等。
二、妄想。这是异常心理中最重要的一种。什么叫妄想呢?用心理学家的术语来说,妄想是一种歪曲的、病态的信念、推理或判断。我们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我们要判断一个人的异常思维是否带有妄想的性质,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这种信念、推理和判断一定不符合客观现实。换言之,它是无中生有的。举例来说,某人称他的同事某某要害他,要用毒药来毒死他,要用毒药来毒死他,而事实证明,他的那位同事与他根本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根本不可能做这件事。第二,这种信念、推理或判断成立以后,就变得非常顽固,难以动摇。比如前面那位认为母亲不是亲生母亲的人,有许多类型。如被害妄想(坚信有人加害于他)、嫉妒妄想(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爱上了自己,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是爱情的表示)、非血统妄想(坚信父母或子女不是亲生的)等等。
三、情绪低落。在一的时期内,人的情绪处于极低的状态,整日忧心忡忡,悉眉不展,忧郁沮丧,悲观失望。令人高兴的事也不能使其高兴起来。严重的人还会出现“生不如死”的感觉而自杀。低落的情绪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有时情绪低落的人会牵强附会的找一些原因。
四、意志和行为方面异常。在这方面,比较常见的异常有行为懒散(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懒散疲沓,不修边幅,不理家事,退缩一隅,与过去判若两人),意向倒错(做一些背理违情的事情,如伤害自己的身体,吃根本不能吃的东西,如脏土,大便等等),行为紊乱(如登高而歌,弃衣而舞,彻夜不眠,胡言胡语,到处乱跑等等)。以上所举的是明显的严重的心理异常中的一部分,因篇幅所限,其它去医院请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