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工作之余做个男性不育
心理咨询师亟待走进日常生活
2008-02-15
CFP 供图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面对重压,有人去酒吧、桑拿、舞厅等场所排遣压力,有人在网络大暴粗口以泄愤,有人在工作结束后拿沙袋当对手猛捶以释放“积愤”……然而,各种卸压抗压方法中,接受心理咨询无疑是最健康和有效的。
□见习记者 金思斯
□本报记者 应继永
细心的读者一定还记得电影《无间道》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和电视剧《我非英雄》孙红雷饰演的陈飞,在工作之后都要到定点的心理咨询室卸负、放松。根据调查,其实在当今许多人的心里,也都渴望有一位能真正受用的心理咨询师走进他们的生活。在许多发达城市,“心理咨询”业已成为高压白领不可或缺的生活所需。温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已出现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发展至今,专业心理咨询室已达十几家。但与心理咨询业发展趋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对心理咨询业具有正确认识、遇到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求询”的人却是为数极少。
定期咨询
心灵“补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温州并不缺乏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但温州现有的心理咨询机构业务却并不兴旺。这是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心理咨询的消费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顺应时代的认识。记者在对温州慧泉心理讲师团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戴强、郑赛赛的采访中了解到,当下由于人们普遍缺乏心理卫生常识,错误地认为找心理医生的人,一定是患了某种精神疾病,会遭致周围人的误解,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认识误区使得心理咨询行业的普及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只知道上健身房运动可强身健体,预防生理疾病,而没有认识到定期与心理咨询师交流其实是对心理疾病的一种预防。
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苏小姐就告诉记者,当工作繁忙、心理压力大时,她会选择与三五个好友聚会聊聊天或是喝茶、唱歌等方式排遣压力,而不会选择找心理咨询师沟通缓解压力。经多方了解,大多数白领都与苏小姐持有相同的意见,他们虽然认可心理咨询室存在的价值,但却从不光顾,表示不到一定的严重程度不会去找心理咨询师;有人甚至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两三百块咨费还不如购物、娱乐来得实在和有效。这就导致了心理咨询室为求生存只得放弃男性不育这一前景十分看好的主业,转而专注于心理障碍的辅助治疗。但是单就治疗来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又是有病需上医院就诊。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心理咨询室和医院的心理科后发现,医院的心理科门庭若市,一天要接待40-50名咨询者;心理咨询室却是门可罗雀,一天最多只有五六人前来咨询,甚至有些人还不知道我市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白领们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不甚关注正成为心理疾病的重大隐患。
提高技能
降低门槛
应时而生的朝阳行业遭此冷落,我市几位资深心理医师分析:一、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技能有待加强。医院的心理医师接受的是医学、心理学的双重培训,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接受的大多是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培训,固然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资格证,然而只凭几个月短期培训考取的证书并不能代替临床上的实际应用。咨询师们有心理学方面专业的知识,但一方面缺少经历个案的实践,一方面没有系统的医学方面的知识储备,阻碍了在其领域的探索。二、没有找准作为心理咨询室的立足点和经营亮点,没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此外记者还发现,与医院每小时50~60元的咨询费用相比,心理咨询室的费用一般是每小时200~300元,这对于月薪二三千元的公司职员来说并不便宜,更何况一些低收入群体。某公司职员小王表示,如心理咨询费用有所降低,他不仅愿意尝试,也会考虑定期到心理咨询室作咨询。心理咨询室的营运成本虽然大于医院,但是从其更长远的发展前景和行业规划来说,若能够放低价格门槛,调整固有的收费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该行业的普及推广,吸引更多的来访者,达到“薄利多销”;另一方面,作为服务型行业,不应只着眼于盈利为唯一目的,多为社会大众考虑,帮助来访者及时卸掉心灵负担,保障其心理健康,也是它在社会中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营造出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男性不育
和谐基石
有关专家指出,男性不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发达国家,白领们在工作结束后到心理咨询师处通过倾诉、沟通,寻求压力的释放、情绪的疏导,是一种大众普及的观念,乃至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但这对于当下中国的大部分城市居民来说还是一个憧憬。许多有识之士建议,心理咨询室要勇敢地把自己亮出来,针对医院心理科的弱势办出自己的特色。
附二医心理医师戴王磊坦言,由于门诊的患者众多,为节省时间,医院的心理医师们只能选择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向,而心理咨询是一个需要花时间潜心交流的过程,能够通过与咨询者进行言语沟通从而排解他的心理障碍其实是更为理想的方式,但是这在医院里是很难针对每一个咨询者都做到的;而心理咨询室就可以针对医院心理科这方面的欠缺,把握自己的优势,加强“话疗”。同时,还要提高咨询师的综合素质,开展系统的临床学习,积累实战经验;可尝试与社区卫生院进行整合,从而更加贴近民众。另一方面,白领们要调整对心理咨询室的认知,将心理生活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理解心理咨询为一种良好的心灵保健,经常掸除心灵灰尘,给心灵“补钙”。此外,作为一项利民的新兴产业,心理咨询室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加强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