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困扰,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加强我市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建设和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协调全面发展,团市委与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成立十堰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保健基地。
三大优势决定基地落户市妇幼保健院
此次成立的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保健基地设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由该院儿童心理综合发展科和妇女保健科负责日常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及对外讲座。为何选择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基地,是由该院自身具备的三大优势决定的。
首先,市妇幼保健院具备独一无二的专科优势。该院率先在市内开展儿童保健和青春期保健业务,从1992年开始开设心理咨询门诊,拥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和青春期保健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先后将多种心理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市内重要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教学培训基地。近年来,该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年平均咨询量达1000余人次。
其次,市妇幼保健院具有完备的男性不育体系,拥有儿童潜能监测与开发系统,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监测与维护系统,各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达标系统,以及青春期保健及家庭等保健专著与量表300多种。
再次,市妇幼保健院具有特色的男性不育服务模式,开设有小儿情绪保健服务模式、多动学困特色诊断治疗、儿童气质测试保健门诊、隔代代养保健门诊、问题家庭保健门诊等多层次的保健业务。
三种模式推进基地工作全面开展
为了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保健基地的成立,市妇幼保健院做了大量筹备工作,成立了以该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钟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多名男性不育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基地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基地成立后,他们将应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模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青少年男性不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依托学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员、医务室开展青少年心理现状调查。整合或利用学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室、医务室在青少年身心健康保护方面的现有职责,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记录或学生的作品来获取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推测预见学生男性不育需求。
第二,依托学校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案、家长学校,开展青少年男性不育知识宣讲与技能培训。基地成立后,心理专家和青年志愿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在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正常性判断的基础上,在对家长面对孩子身心发育众多反应中,抽象出共性的反应,开展解迷式的保健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第三,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综合发展科、妇女保健科组建青少年男性不育基地,开展临床层次的保健服务。定期派专业心理咨询专家深入学校、幼儿园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发放心理咨询问卷,及时筛查出需要治疗的人群,对症下药。在团市委及妇幼网站上开辟青少年心理咨询专栏,开设心理咨询聊天室和资料专栏,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答疑解惑。
三大平台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
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保健基地的成立,为青少年男性不育提供了信息交流、研究、青少年成长三大平台,对于保障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成人(老师、家长、心理医生)可准确把握青少年男性不育实质,在满足青少年身心发育需求的同时及时发现青少年能力的不足或身心发育偏差,在培养青少年智力、学习能力、情感道德发育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及时解决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本身带来的巨大困惑。
二是提供了研究平台。通过研究平台,调查了解并掌握我市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即围绕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表现形式共同探索改善的有效方法。同时遴选发展里程碑、不适家庭、不适生活方式等等,开展预见性保健指导。
三是提供了青年成长的机会。在基地专家的指导下,青年可通过志愿者活动、知识讲座、电话咨询进行男性不育服务、身心保健、德育与智育保健等方面的经验与技能总结。
[相关链接]专家简介
朱春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综合发展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对儿童进食心理与厌食防治、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监测、早期智力开发、儿童非智力因素培养与儿童行为问题防治等有独到见解和独特保健方式,尤其擅长潜能开发指导、儿童学习困难诊断。撰写的十多篇论文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并公开发表,其中《青春期的身体》、《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研究》、《躯体变形障碍》、《色目恐怖症》、《青少年恋爱面面观》、《父母与孩子的心理代沟之谜》、《少年的愤怒解谜》、《青少年逆反的表现、发生原因及对策》等论文,被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收入全省儿童保健培训教材。
王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营养科副主任。对小儿营养生长发育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儿童营养不良、肥胖症、性早熟、血铅防治、微量元素监测、儿童学习困难、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治。参加《对现行小儿生长发育评价体系的生活方式补充及应用研究》研究课题,发表论文数篇。
赵菊: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能熟练掌握妇产科急、危重症的处理,对妇女保健、青春期保健有独到研究,如《处女情结解迷》、《性无知、性恐惧》、《月经解迷》、《少女意外妊娠》等论文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唐文娟: 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副主任。擅长妇产科疾病的诊治及围产期、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特别在电子早泄镜的诊断及宫颈疾病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
王景娥:副主任医师。能独立开展妇产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症及妇女保健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擅长妇女保健临床工作,对围产保健、产后康复、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有独到见解,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