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揉太阳穴、摩百会穴:太阳穴在两眼外旁两指处,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分别各按摩十余次。
4、搓擦脑额:以掌心搓擦两眉上脑额十余次,以上四节按摩操需一气呵成,全部做完后,立刻便有头脑清醒之感,若每日做两次,坚持数月,则可增强记忆。
抑郁症自疗妙法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针对抑郁患者提出几条自疗措施:
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心灰意冷。
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往独来。
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等。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病人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按摩防治感冒
搓大鱼际:大鱼际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用两手上下交搓摩大鱼际。
按揉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后约1寸凹陷处。用两手中指分别按住左右太阳穴按揉。
按揉迎香:迎香穴在鼻孔两侧,鼻唇沟内横平鼻中点。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迎香穴按揉。
按摩风池: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凹陷与耳垂相平处,用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
老年人的几种不良心态
忧郁心态——一般地说,老年人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经济收入相应减少,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离退休以前担任一定职位的老年人,此时感到的反差更大,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回顾当年,多愁善感。如此均会导致才年人忧郁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急躁心态——老年人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增长。加之社会地位越来越差,不如在工作岗位时受到别人尊重,如果再有一些不顺心、不如意之事接踵而来,自控能力也随之降低,于是就会产生急躁心理,表现在遇事急躁,易动肝火,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多疑心态——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一些长期与他人缺乏沟通和来往的老年人身上,他们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常常会怀疑是不是对自己不怀好意;对自己身体上的某些不适之处,过份敏感疑神疑鬼,产生种种疑病心理。
牵挂心态——此种心态表现在对自己的儿孙辈过份地牵肠挂肚,尽管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或早已为人父母,或已学有所成,有了自己的事业,但老年人对他们像过去那样,事事处处关心和挂念。
老年人睡眠有学问
午睡——不少老年人有午睡习惯,但如果睡不好,反而觉得难受;午餐后要休息15——30分钟再睡,饭后不要立刻躺下。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0——60分钟为宜。避免睡在风口上,胸腹部要盖点东西。
瞌睡——打瞌睡乃正常生理现象,人完全苏醒状态只能维持4个小时,打瞌睡可以为生命充电。老年人如果呵欠连连,就不得不考虑是否为脑血管病的前奏,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老年人有“四有”活到九十九
有副好身板“老来健”——人到晚年有副好身板特别重要,可以免去病痛折磨,欢度晚年。
有点“老底”手头宽——俗话说“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要想晚年生活手头宽裕,年轻力壮时我苦点,多省点,年老体弱时就后顾之忧了。
有个“老伴”共白头——人说“少年夫妇老来伴”。子女虽孝,也难以终日相伴,而老伴却天天在你身边,平日嘘寒问暖,病时尽心照料。因此,“白头偕老”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群“老友”好聊天——平时到老友家串串门,或者请他们到家里来坐坐。这样,可以减少老年人心中的一些失落感,使生活更加充实。
老年人怎样保持心血管健康
适当锻炼和适宜饮食,可防止老年人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有人对平均年龄78岁的老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食用少脂肪、低盐和低胆固醇以及多纤维的饮食并结合运动锻炼26天后,血胆固醇从222降到179(毫克),某油三酸脂从156降到141,18位高血压患者中有8位停用了抗高血压药。
如果经常头晕、头痛、失眠、健忘、感情波动、手指震颤、蚊行感等,一旦确诊为动脉硬化,除积极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膳食: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C的食物。
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老年人饮食四不贪
一不贪酒: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肝硬化。
二不贪肉:老年人的膳食中掾过多,易患高胆固醇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症的防治。
三不贪精:长期吃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会减弱肠蠕动,易便秘。
四不贪咸:老年人人摄入的钠盐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和肾脏衰竭,不利于身心健康。
老年人“春练”三不宜
一不——不宜是晨间锻炼。初春晨间气温你、湿度大、雾气重。因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骤然受冷,容易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
二不——不易空腹锻炼。老年人新陈代谢低,早晨血流相对缓慢,血压、体温偏低,且经过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故晨练前应喝些热饮料。
三不——锻炼不宜过于激烈和太久。老年人体力弱,适应性差,故运动量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舒适为宜,不能逞强,不宜过于激烈或持续太久。宜做些散步、气功、太极拳、广播操等舒缓的活动。
老年人运动须知
定期运动,可锻炼肌肉及骨骼、增强耐力、发送姿势、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老年人所做的运动应集中于锻炼肌肉及平衡能力为主,其次是低至中密度的有氧气运动。
注意事项:
老年人每星期可进行三至五次运动,每次以二十至三十分钟为宜。
对于平日没有运动习惯的老年人而言,开始时更要小心,运动量及时间都应慢慢增加而非一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