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路易威登lv
...
栏目:
全部 要闻 行情 贸易 流行 财富 科技 家纺 行业 本网
2012-02-20
中国男装品牌首登伦敦时装周——专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女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特别邀约,依文(EVECINA)成为第一个进军伦敦时装周的中国男装品牌。借此新浪时尚独家电话专访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女士,给我们带来了秀场背后的独家看点。新浪时尚:时装发布的理念?夏总:EVECINA的品牌灵魂是“中国气”,在中国人的哲学里,气是一切的本源。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中医根据人体的气治病,中国山水画以气为节奏作画。时尚也讲究“气“,同样一件衣服在不同人的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气质。EVECINA就是把握人和衣服共同的特质,用服装强化个人的气场。五千年以来,中国是最有鲜明文化态度的民族:汉服、旗袍、马褂、中山装……中国透过服装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受中国大使馆特别邀约,EVECINA作为唯一中国男装品牌在伦敦时装周展出。通过现代服装语言,EVECINA以“中国气”为灵感来源,表达了当代中国人、乃至中国文化的时尚态度。在中国人的哲学里,“气“是一切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有“气”的存在。中医根据人体的“气”治病,中国山水画以“气”掌握创作的韵律节奏,飞檐走壁的中国功夫通过“气”修炼而来,人也因“气”而拥有不同的风格气质。“中国气”是一种无法看见、难以触摸的力量,EVECINA将这种特殊的中国能量融合世界时尚文化,让面料与剪裁创造出共通的服饰语言。新浪时尚:为什么创建EVECINA?夏总:依文集团的优势在于18年男装领域的丰富经验,为不同的男人量身打造了不同的生活选择:定位于高端客层的凯文凯利,拥有独特的量身定制和着装管家服务。高级时尚男装诺丁山连续几年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首秀,为男人提供丰富的着装搭配方案,以及集团的创始品牌依文以业内首创的情感营销打动男人的心扉,迄今已经拥有60万忠实VIP。正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清楚不同男性对生活的不同需要。如今,随着中国社会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国际舞台,究竟什么样的着装打扮能够体现今天中国的时尚态度?因此,我们整合多年积累的品牌管理资源,为EVECINA创造了最好的平台,各界艺术工艺大师的加入更是为这个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新浪时尚:EVECINA表达了什么?中国人五千年以来,是最有鲜明文化态度的民族。无论是古代的汉服,清朝的马褂,还是近代的中山装,中国人透过服装表达了自己独有的时尚态度。依文集团创立高级中国时尚男装EVECINA,就是希望用全世界都能理解的现代时尚的语言,去表达中国人、中国文化对于时尚的态度。新浪时尚:EVECINA的核心?夏总:中国品牌的未来发展一定要寻找一个价值支撑。EVECINA的核心就是那些值得尊重的中国工艺与现代时尚的奇妙碰撞。中国人的生活艺术是最讲究的,即使是在农村的家庭妇女,都有很高的审美,我们在很多民间刺绣作品中看到了很好的立体结构和色彩的配搭。这种精致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是一把椅子都包含了养生的道理,按照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制作出符合人体脉络结构的椅子。中国的生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EVECINA把这些中国生活艺术融入了服装,比如衣服上有墨玉雕的扣子,胸前的手工套结等等都是传统手工技艺经过现代时尚的手段重新在服装上的演绎。(新浪)
标签:
2012-02-20
凡客也需要反思
在四年高速成长期之后,凡客这个平地崛起的网络服装品牌遭遇两难局面,一方面它要不断奔跑,快速扩张规模,但另一方面,扩张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和管理上的难题。现在,凡客如何维持住自己的既有优势,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大批裁员、个别高管离职、上市未果,传言亏损严重……对四岁的凡客诚品公司来说,2011年下半年几乎没有一个好消息。公司创始人、43岁的CEO陈年,直到最近仍积极配合各家媒体采访,试图稀释这些弥漫在身边的怀疑与担忧。山西人陈年曾经是北京《中国图书商报》的书评周刊编辑。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他却随雷军创办了网上书店卓越网,并成为这家网站的执行副总裁。在退出卓越网及创办虚拟物品交易网站我有网失败后,他于2007年10月创建了凡客这家服装电子商务网站。四年间,凡客创造了一个高速成长的奇迹——据凡客高管提供的数据,2008年税后收入仅有1.1亿元,但到了2011年,税后收入已达到30多亿。与其他电商明显不同的是,陈年给凡客注入了“人民时尚”的内涵,将之打造成一个家喻户晓的互联网服装品牌。“历史机会来了,你正好在那里,你就创造历史了。”2012年2月4日,陈年坐在凡客总部那间宽大的办公室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凡客总部位于北京东三环双井桥旁边的乐成大厦,占了其中四层的空间。陈年一个人的办公室占了一层的七分之一,一面半墙壁的书架都放满了书。陈年的这个解释,与美团网CEO王兴的看法类似——“传统行业创业好比登山,互联网创业好比冲浪。你只要踩上一个浪,保持住,它的高度就决定了你的高度”。王兴曾是校内网、饭否网、海内网的创始人,但屡次创业都没能“保持住”,最终均归于失败。陈年能否“保持住”凡客的高速成长势头,现在成了一个悬念。虽然陈年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对外界反驳那些质疑的声音,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凡客确实到了该反思的时候。PPG的启示凡客的崛起,除了归功于一波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还要感谢一位先驱——PPG公司。2005年,PPG以“轻公司”模式异军突起,迅速成为一家耀眼的网络服装公司,被称为“服装界的戴尔”。它只做男士服装,其业务几乎全部外包,没有厂房、设备、门店,只有市场部、设计部、呼叫中心及仓库。它以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和传统广告去抢夺消费者的眼球。虽然成长速度惊人,但也为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2007年之后,这家公司因拖欠供应商款项,最终倒闭。这一年,凡客诞生。陈年创建凡客,最初完全是模仿通过电话售卖男士衬衫的PPG。其广告投放策略也与PPG无异,2008年2月之前,凡客市场营销以投平面媒体为主。在2008年到2009年两年间,凡客投放的广告额占其销售额的比重达到了六成。但幸运的是,凡客在2008年3月就开始尝试网上营销,订单迅速增长。那时互联网广告的效果并不被企业看好,价格很低。门户网站甚至会免费再送一些广告。凡客尝到了网络营销的甜头,迅速抛弃电话直销模式,转做互联网品牌。这使凡客避免了如PPG般重金砸向传统媒体却难以为继的结果。与凡客一样,麦考林、梦芭莎等网上服装品牌也开始利用互联网广告来吸纳人气。此外,凡客从2007年10月就开始了第一轮融资,此后到2011年底一共融资六轮,总融资额达4亿美元(人民币约24亿多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商副总裁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也可以看出陈年的精明之处,凡客融资的轮数多,很可能是一种精明的作价技巧。多轮融资,可以提高溢价。陈年的过人之处还体现在其塑造品牌的策略上。2010年5月,凡客买了一些路牌,准备放韩寒和王珞丹代言的凡客广告。但陈年发现路牌广告的画面有一大片空白,于是就将客户比稿带来的电视脚本的字幕,删减之后放了上去。然后韩寒和王珞丹的粉丝把这个拍下来,跟众多网友一起,发酵出了凡客体。迅速走红网络的凡客体重新定义了凡客。对于凡客的品牌定位,陈年说,他现在只强调三点:无限时尚、高性价比和最好的服务。其他的交给用户。至此,凡客走出了一条自建互联网服装品牌的独特路径。而电商第一梯队的代表京东商城走的是平台型电商的模式,从3C产品发展到跟吃穿用行有关的所有商品。京东的赚钱模式是,自己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在网上加价卖给消费者,赚取差价。这也是当当网、乐淘网等电商走的路。但陈年费尽心力打造的这个品牌,却很难产生溢价效应。而陈年认为,品牌溢价可能是中国传统品牌走的弯路。理由是,GAP、ZARA、H&M和优衣库等国外服装巨头,走的都是平民化的路线。而国内那些赚了点钱就开始走高端的品牌都失败了。对此,另一位电商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做品牌,脱离不了提高客单价的规律。做零售,最高目标是提高溢价率。比如,品牌商百丽的鞋子售价,一般是在成本的基础上乘以5。在他看来,陈年要打破这个魔咒,有点违背行业规律办事。快的代价凡客虽然走的是自建品牌的路径,但它和其他电商一样,不得不面临着快速奔跑的宿命。这也意味着,要成为最后的赢家,就必须持续投入各项成本,以便比别人跑得更快,在规模上做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陈年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现在关注的是新用户的增长和二次购买率。在他看来,这两个数据是公司是否健康的唯一前提。他认为,PPG当初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到足够的用户量和增长速度。为了扩张规模,很多电商模仿的是亚马逊的模式——从单一货品增加至无所不包的百货,并提供第三方平台,允许别的商家在自己的平台上与自己同台竞争。同时,增加对物流配送和仓库及后方信息平台的投入,以便更好地改善用户体验和扩大覆盖面。凡客也是如此。2010年5月,凡客开始了品类的急速扩张,开始做男女装、鞋子、家纺,甚至还做了化妆品、电饭锅、拖把。品种扩张自然会带来销售规模,但也带来了滞销产品的库存成本增加。T恤和帆布鞋是凡客最好销的产品,但电饭锅、拖把则少人问津。当月,凡客还启动了V+频道,建立平台吸引第三方合作者,开卖百货产品。将竞争的矛头直指京东和当当。但V+扩张没有达到预期,一年多来只做到5亿元左右规模,仅占凡客总销售额的百分之十左右。原因是,消费者习惯了凡客自有品牌的低价,从凡客进入V+频道后,很难接受V+产品的高客单价,所以流量的转化率不高。而且,供应商跟凡客合作有顾虑。网上鞋城乐淘跟凡客的V+谈过合作,凡客要求乐淘的鞋子进入到凡客的仓库。乐淘没法答应,因为乐淘卖的东西,是供应商在乐淘的仓库里寄售的,乐淘获取销售提成。货在乐淘的仓库里,十天半个月能周转一次,放到凡客的仓库里,凡客处理速度慢,配送得先尽着凡客自有品牌,产品周转一次要一个月,供应商自然不答应。另一方面,凡客自建的如风达物流公司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冗余能力,从第三方身上赚钱。如风达总经理李红义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未来如风达是可以开放的。但如风达现在接的一些外单,仍是关系户的订单,比如小米手机。亚马逊早年投巨资建设的物流和云计算中心,现在都已经成为其重要的利润来源。但对凡客来说,要达到这一点,仍路途遥远。凡客的麻烦还不仅于此。由于电商业的激烈竞争,互联网广告价格骤升,推高了凡客的成本。据一位电商界人士透露,2011年的互联网广告价格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50%之多。但陈年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广告价格增长50%的说法,只适用于360等少数几家公司。而凡客的广告投放额占销售额的比重,这几年一直在下调。从2009年的六成下降到2011年的两成。他说,2012年,这个比重会继续降至一成。尽管如此,凡客仍无法回避综合成本高企的痛苦。南方周末记者从凡客在江苏南通的供应商世纪燎原公司了解到,凡客的毛利率至少在20%以上。比如,凡客有一款卖99元的衣服,从世纪燎原的采购价格是76元左右。一位电商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说,凡客毛利率是很高的,但凡客是30天无条件退换货一次,所有退换货的物流折损比其他电商公司要高,再加上如风达坚持高水准服务的定位,凡客总的物流成本算下来对总收入的占比应该在20%左右。行政成本8%-10%,市场成本20%-30%。这几项加起来已经是50%左右的成本了。“所以,凡客肯定是亏损的。而且,凡客的规模越大,亏损会越大。当然,随着规模的做大,物流成本和市场成本会下降。这就要看凡客能坚持多久。”他说。“大跃进”之后的残局凡客在2010年开始品类扩张之后,员工人数也从最初创业时的100多人增加至1万人左右。而陈年当时看到的数据是,2011年1月份,凡客的增长是2010年同期的6倍。这让他对2011年全年能达到100亿元的销售额充满信心。陈年开始放权。很多二十多岁的员工,现在管理的是上亿元的销售额,那是凡客2008年全年的销售额。但到了2011年6月,陈年经常发现楼下等电梯的员工太多,很多人索性聚在一起闲聊。还有些员工在上班时间开溜。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对公司做了一个体验,结论是:高层心浮气躁,基层骄横腐败。到了7月份,凡客开始裁员,试用期的员工被大量清走。当月,凡客也开始对过多的品类进行分析,将做得不好的品类删掉。同时,陈年也开始对组织架构动手术。以前凡客只有两个产品事业部,现在被拆成八个部门——除了五大事业部,还有三个生产中心。这五个事业部的设立思路主要是按品类分。过去凡客的产品、推广、营销和品牌完全分开。成立了五个事业部后,每个事业部贯通了从产品、营销到推广的所有职能。以往,在规模逐渐变大之后,凡客作为传统服装业的色彩就越来越重,生产部门成为主导者,上马了拖把和指甲剪等不成功的品类。现在,凡客的生产中心变成三个,一个是服装,一个是鞋帽,一个是其他的杂类。事业部的权限是,从产品规划到最后营销全部打通,并且对库存负责。而在过去,产品就负责产品,营销就负责营销,产品部门进了一堆东西,营销部门看不上,产品部门天天骂营销部门连个照片都拍不好,两边互相看不上。未来凡客还将细分出更多的事业部,这也要求有更多的管理者。南方周末记者问陈年,是否会考虑给公司招个职业经理人来做CEO,陈年摇头说:“公司大了,要尊重历史。更重要的问题是团队的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但这个团队并不稳定。2011年下半年,凡客个别高管选择了离职——副总裁吴声投奔了京东商城,公关经理李剑雄去了学而思。对陈年来说,如何留住人是一项新的挑战。在裁员和高管离职风波之前,陈年一直没有给管理团队分配期权。凡客目前的管理层有三分之一是老卓越人,这些人靠感情尚能留住,但凡客同时也有很多80后的年轻人在担任管理职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凡客不拿出真金白银,很难留人。2012年2月份,陈年在反思之后,对凡客整体战略正在进行一次新的规划。他说,凡客的调整,哪些要收,哪些要放,都将由一个数据系统来说话。未来它将是凡客继产品、用户之后最核心的公司发展驱动力,而且是可持续的。其实这早已是亚马逊的成功秘诀之一——亚马逊追踪一切,大部分决策都基于数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