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今天上午产生。获奖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谷超豪和航天专家孙家栋院士,两人各获得500万元。
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时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奖励证书。
孙家栋院士代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员在大会上发言。
据悉,“绕月探测工程”等3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湍流热对流的实验研究”等27项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谷超豪的加减乘除
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83岁的谷超豪成为2009年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
2009年10月20日,我国将一颗新近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数学家的褒奖。谷超豪在致感谢词时勉励青年学生:“不仅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如何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谷超豪就是这样的数学家。60余年,谷超豪尝尽了数学的深奥和抽象,在其中得到了人生的最大乐趣。
加法:科学与革命都是做大事
“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是谷超豪1991年为母校温州中学90周年校庆作的一首诗。
谷超豪出生在浙江温州。小学三年级,除法中循环小数的现象迷住了他:“1被3除,是0 .333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尽,但是可以用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出来,这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
谷超豪阅读进步书籍、加入学校的进步组织、写文章、贴标语,积极为抗日宣传做后勤工作,年仅14岁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当科学家、做革命者,两种身份同一种使命,成了谷超豪人生历程中并行的两条线。
1943年,谷超豪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在这里,他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苏步青教授,受到了苏教授的言传身教。谷超豪还同时选修了著名数学家陈建功的复变函数等课程。这样的经历,为他以后在数学研究中的传承与超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谷超豪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谷超豪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和教学育人工作。
减法:归零后向薄弱领域攻关
上世纪50年代初,谷超豪主要从事古典微分几何的研究,国家制定的“1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变了他最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