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2-03-01
标价千元牛仔裤背后 每一处设计皆藏故事
一条标价千元的牛仔裤绝非几块粗斜纹棉布、一条拉链、数个铆钉的简单拼凑。在中低端品牌占据主流的虎门服装圈,谢群娣属于“不安分”的一员,她设计生产的“JONEAA”(佐霓)牛仔服装成功进军海外中高端市场,成为同行间津津乐道的话题。最近,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她的服装世界,窥探一条牛仔裤在被穿上身前所经历的旅程及潜藏的创业故事。针对地域喜好“量体裁衣”走进陈列室,琳琅满目的新款牛仔裤整齐悬挂在四周的衣架上,每条牛仔裤的市场标价在800元至1300元不等。旁边的工作室里,刚从欧洲观展回来的谢群娣正在设计下一季的新品——一条标价千元的牛仔裤忙活着。和谢群娣共事的人大多见识过她对服装设计的痴迷。平均每年,她要设计上千款新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不仅要紧跟潮流,还得照顾到不同地域的穿着喜好。”谢群娣说,生产出来的牛仔裤将销往欧亚非各地,在创意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不同地域的喜好。几乎每个月,谢群娣都得往国外跑,到世界各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为设计积累素材、寻找灵感。根据她的经验,日本、韩国一带喜欢格仔等带有图腾的设计;印度及中东地区偏好杂款,更多钟情于带有美国街头文化味道的夸张设计;欧洲人注重面料及版型、希望设计简洁、贴心;绣花款式则在非洲大陆热销。一次前往欧洲考察时,谢群娣发现顾客在为牛仔裤的晾晒问题而烦恼,一回国便在设计时专门给裤头两侧添加两个挂条,以方便晾晒时使用。这一贴心的细节设计让该款牛仔裤在欧洲市场得到不少好评。这一次,谢群娣设计的牛仔裤同样准备销往欧洲市场,她希望在做好版型的同时,在设计上加入最近两年广为流行的破烂元素,让牛仔裤更“潮”些。“做中高端须经得起折腾”除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设计,面料的选择很多时候决定着顾客最终是否会为产品埋单。去年以来全球供应短缺导致棉花价格上涨,且纯棉制品板型不佳,容易起皱,谢群娣决定放弃纯棉布料,转而以麻棉作为面料。传统麻棉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用于制作贴身衣物可能引起人体不适。经过反复掂量,面料最终用的是从土耳其进口的珍品麻棉。2011年,谢群娣在意大利考察面料展时偶然发现这种面料。与传统麻棉相比,珍品麻棉消除了对皮肤可能造成的影响,且更具韧性,“用珍品麻棉作破烂设计的纬纱不会泛黄,颜色纯白又不容易断”。相应地,面料成本也随“珍品”二字而水涨船高。土耳其方面给的报价是6万元/吨,而传统麻棉一吨只要2万元。“做中高端产品要经得起折腾。”,谈及对面料选择的“苛责”,谢群娣认为:中高端产品更注重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裤头上不起眼的铆钉,还是拉链内侧无人知晓的织带包边,设计者都得先考虑客户的穿着体验,即便为此要多花数倍的价钱。很少人知道,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牛仔裤底纹翻边格子设计,同样出自谢群娣之手,并已获国家专利保护。与普通牛仔相比,底纹翻边格子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由于改变了针织方法,仅在织布耗时一环就比传统织法要多出一倍的时间。双面穿着、融入潮流元素,该设计推向市场后备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也引来了同行的竞相模仿。谢群娣称,这是“折腾”出来的结果。设计师的百年老店梦在时尚界,进入门槛不高。以虎门服装商圈为例,周边的家庭作坊或小工厂,至今仍是市场货源的供应商。在更早期,当地的知名品牌同样发迹于此:“以纯”服装崛起于服装商贸城一窄小档口;“松鹰”男装起家时仅有400元和3台旧衣车。类似的成功案例给后来者带去无限憧憬,可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却绝非易事,相较少数暂露头角者,更多人仅是昙花一现,或湮没在商海人潮中。即便已跻身省十佳设计师行列,谢群娣仍感深耕自主品牌之不易。“抄人家的品牌做可以赚到快钱,不像做自己的品牌可能得熬上好多年。”谢群娣称,自己也是从服装批发商一路走来,彼时的生意可谓货如轮转,日进斗金。2002年,当她转身创立自己的品牌,一天工作16个小时,换来的却是接连的入不敷出。“直到‘非典’那一年,整个富民都没有生意,只有我还能像平常一样接单发货,这坚定了我的信心。”,她说。在国外,不少知名品牌的崛起往往需要一代或者数代人充当开荒牛,谢群娣希望自己也能够沉下心来经营品牌,最终培育出一家百年老店。最近,虎门服装市场集群正式被列为广东休闲服装国际采购中心重点培育对象,对在虎门做服装的耕耘者无疑是又一政策利好。今年底,谢群娣计划辗转国内市场,在内地开第一家专卖店,也期盼着正在学习设计的孩子能够早日接班。(南方日报)
标签:牛仔裤设计
2012-02-28
电商课题:突破快递的“2012”瓶颈
月薪近万元的“新高薪职业者”——快递员张雪涛近日正因为“太忙了”而萌生了辞职的念头。“怎么现在才到,比往常晚了三天喽!”一位顾客抱怨道。“抱歉,过节,货物多,人手不够。”张雪涛解释之余有些不悦。张雪涛向记者表示,春节这几天,他都一直在重复着刚才的对话。记者看到大堂已经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快件,张雪涛和一位他的同事正在忙碌地分拣着快件。“晚了,不该怪我们。”张雪涛一边分拣着快件,一边对记者说“往常一天跑50件算多了,现在一天要跑100件左右。这冬天还没过完,手都快冻裂了。”“伤不起啊,伤不起……”此时,张雪涛的手机响了。“快到了,您别催了,我跟您说了好几次业务多,再等等,好吗?”来自福建普通话不是很流利的的张雪涛耐心地安抚客户,挂掉客户的电话,他一脸无奈,“这个客户半小时内已经催我8次了。”随着春节的到来,像张雪涛的快递员们“如临大敌”。别人忙着回家团圆,他们却还要继续骑着电瓶车,迎着冷风派件、聚件、送件。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不少快递员敢怒不敢言。月薪近万据张雪涛介绍,原先总部一天来两次卡车送货,现在一天要来好几次,次次都满载。一些刚到的快件装在麻袋里,没来得及拆封。一些分拣好的快件堆在仓库中心位置,数量多的得用“小山丘”来形容。记者发现,在智联招聘、赶集网等网站上,招聘快递员的广告数量有所激增。在各种网站上,相关招聘广告涵盖了申通、顺丰、宅急送等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急聘”、“高薪诚聘”、“包食宿”等广告语相当吸引眼球,标注的月薪则普遍报价在3000元-5000元。据悉,除基本工资之外,还有提成。派件费1元左右,取件提成10%,此外一些公司还打出了发放工龄工资。按照每天派件150件来计算,一个月仅提成就高达4500元。还有一种是没有保底工资,临时工性质,但每送一单可提成2到2.5元,月收入也可在万元左右。“快递员缺失以及高薪难聘,主要与邻近春节,很多人要回家过年有一定关系。”一家快递公司的高经理说,高峰时期,为了快速消化之前的压件,无论是经理还是办公人员都要投入到一线进行分拣等工作。“已经有点顶不住了。”张雪涛感叹。走胡同串巷一天工作12个小时也送不完快件。“从早到晚,全年无休,根本吃不消。”据张雪涛介绍,他一天要送100多个快件,加上收的快件,每天200单以上。每天的中饭基本上都是在路途中啃面包、啃馒头。“从去年11月11日开始,我们就没有歇过一天,每天都是疯狂地接件、送件,一干就到晚上十一二点,可还是被人嫌慢。”他说。由于2011年促销活动多,“双十一”、“双十二”、“圣诞节”,紧接着元旦,使得网购订单爆炸式增长,达到了2010年的两倍,送货量差不多是平时的3倍,一个站点每天到件超万件。据了解,去年1月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2.4亿件,同比增长56.3%。面对如此大的业务量,我国快递公司在快递分拣方面还主要靠人工方式来完成,在末端配送上也对人工严重依赖。在春节临近的日子里,不少市民或许正在翘首以盼“在路上”的年货。很多回不了家的人也在心焦:人回不去,寄点年货礼品回去表表心意,迟到了真没法交代!然而,快递员的流失率非常高,人手短缺的问题会长期存在。不准停业2011年12月21日,国家邮政局官方网站发布《加强旺季快递服务督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停止经营。申通、圆通等知名快递企业只好相继声明,“节假日期间也一如既往做好快递服务”“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每逢年关,都是快递旺季,以至于不少快递企业不堪重负、甚至出现“爆仓”。而面对淡季,一些企业虽照常经营,但将面临不可避免的亏损。与此同时,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快递业申诉量比2010年大幅增加,仅9至11月三个月的申诉量就超过了2010年全年的总数。在申诉中,“快件延误”最为普遍。“说好是隔日件,都变成隔周件了!”“每次快递公司都说马上就送到,可一等就是三四天!”……年底,许多人抱怨:快递早已成慢递。面对消费者的抱怨,快递企业自身也有一番苦水。申通快递副总裁陈向阳表示,个别时段的超负荷,并不代表快递企业整体运能的不足。以申通为例,目前申通全国网点配置的快递派件能力是每天350万-380万件,而2011年的实际日均量是280万件,“企业的运能还有点吃不饱”。但是,一旦电子商务网站搞促销,尤其是每年的“双十一”(11月11日)、“双十二”(12月12日)等时段,申通每天接单量可高达400万-430万件,超负荷运营在所难免。按照邮政管理部门的计划,2011年快递业旺季从11月11日网购促销开始,到2012年1月22日春节前结束。目前,旺季日业务量最高已突破1815万件。不该是“2012”2012到底是不是世界末日有待时间的证明。但“2012”,早已成为“末日”“绝境”的代名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何突破快递的“2012”瓶颈,是电子商务亟需解决的课题。“平时需要3~7天送达的货,年底需要5~10天。”网商赵先生说,他在网购平台经营着特产专营店,去年由于物流限制,不少货物在春节前没送到,客户退了2万多元的货。公司不仅亏损了物流费,还影响了信誉。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B2C的交易额达2400.7亿元,同比大增130.8%。其中第四季度中国B2C市场交易规模达764.1亿元,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77.3%。B2C大跃进发展,天猫(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巨头功不可没。据悉2011年天猫交易额突破800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187.5%。京东商城2011年交易额309.6亿元,同比增长超200%。对比之下,快递业的发展显得微不足道,有些不堪重负。此外,以苏宁电器、百丽、银泰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已经逐步加大在线上业务的投入力度。统计数据显示,凡客、苏宁易购、易迅等以海量广告投放获取订单的方式依然奏效,2011年投放策略的优化带来了持续的订单。面对电子商务这块“大蛋糕”,除了人才方面的制约,这些快递的大公司还要跨越专业化程度和资金两大障碍。同时,像天猫(淘宝商城)、凡客、京东商城、苏宁电器、百丽、银泰等大型企业亟待完善自身的快递配送网络。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没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每家快递公司都要建立自己的配送网络,相互之间不能共享。重复建设不仅导致恶性竞争,也导致系统性成本难以降低。他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互帮互助,实现共赢,为快递业的发展迎来美好快速发展的2012年,而不是被客户不断抱怨的“2012”。(服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