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二奶婚介所 婚介所 婚介所里的故事
婚介所里的故事
无巧不成书,时隔不久,在我工作地点附近的一个拐角口,新开了一家婚姻介绍所。进出的人打扮入时,颇有气质,我判断这是一家中等偏上水准的婚介所,比较符合我的情况。我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踱了进去。
我的判断没有错,这是一家中上等档次的婚介所。外面门面不大,里面却很宽敞,墙上的几幅字画,体现着文化与高雅。两位老师同时站起来招呼我:先生,中午好,来,这边坐。我一边回答道:不慌,不慌。一边背着手,观看墙上的字画,借以稳定情绪。
看着看着,我发现一首苏轼《赤壁怀古》的词里写错了一个字,“人生如梦”,写成了“人间如梦”。便脱口喊道:“老师,这里写错了一个字。”
“瞎说,怎么会呢?”两位老师想都没想,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
老师的态度与答复使我不悦,怎么看都不看一眼,便断定我是瞎说呢?转念一想,写错字是常有的事,何必认真。我进来的目的是找老婆,不是找错字。
可是眼睛不争气,看着看着,又发现一处错误:杜牧的七绝《山行》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被写成“狭”,“斜”在此处读xia(狭)的音,但不能写成“狭”。便又不由自主地叫道:“两位老师,这里又写错了。”
两位老师看我一副认真的样子,不像开玩笑,便离开了办公桌,来看错处。我指着两处错误,一一指正。两位老师半信半疑,喃喃道:应该不会呀!我猜测眼前两位老师,可能是哪个企业的行政干部下岗后开办的婚介所。交谈中证实了我的想法。并得知墙上的字画是武汉一家大型企业的宣传科长写的,该科长是正牌大学生,也是婚介所一名会员(所谓会员就是交纳了婚介费等着介绍对象的单身男女)。
“这个科长会员大学肯定不是学的文科。”我说。
“这个科长很有风度,很有学问,你看写得几好一笔字哪!”两位老师相信科长的成份多而相信我的成份少的态度,使我有些不悦了:“这样,都不说了,我们赌一把!”
“赌什么?怎么赌?”两位老师接过我的话,有想赌的意思。
“当然是赌钱罗,你们婚介费收多少?”我问。
“每位收费300元,一直到找到合适的对象为止。”老师答。
我想了想说,“墙上两处错误,每处错误赌100元,你们两位今天找书查对,明天中午我再来听回音。如果我说错了,交300元婚介费;但若我说对了一处,只交200元,若我说对了两处,则只交100元,行不行?”
二位老师用眼睛商量了一下,答道:“行!”
“如果你们二位今天不去找书查,明天算我对!”我笑着叮嘱了一句,转身出了门。
古代文学不是我的强项,但一些著名诗人的代表作我还是清楚的。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一场必胜之赌。
第二天,我如期而至,两位老师的态度较昨日截然不同。
“哎呀,你赢了,你赢了,我们服输。”一位老师说。
“看不出,你肚子里还真有些货咧!”另一位老师讲。
接下来,例行公事,交费、登记、填表。
这是一张固定格式的会员登记表,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个人基本情况,照实填空;
第二部分是会员自我介绍,既然给自己定位是营销策划,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找人,就一定要使“产品”形成差异化。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于是,我稍作思索,落笔写到:
老、残、病、弱、穷、瘦、丑;
肉眼看得见的硬件,样样不行;
心灵摸得着的软件,一般人不如我。
自恃有事业心,亦不乏责任感。
第三部分择偶标准一栏中,我写道:
身高:1.60米至1.64米;
长相:中上等;
体重:95斤至105斤;
年龄:1962年至1966年出生(小我8至12岁);
单位:学校、医院等相关单位(有生之年不可能下岗者);
现状:离异身边无孩;
身体:身体健康,无各类慢性病;
其他:正直、善良、贤淑、勤俭持家,无不良嗜好;
注:上述条件缺一者,免谈。
填完此表,我双手递给穿红衣的老师。红衣老师看后脸色大变,斥责道:“你这是开的什么玩笑哇!”说着把表格递给穿蓝衣的老师。蓝衣老师看后惊愕地说:“你是不是没事找事,拿我们开涮啦?”
我站起身,准备接过表格,逐一解释。
红衣老师大呼,“不行,这样写绝对不行!”说着一把抢过表格要撕。
慌忙中,我忙一手将表格按在桌上,抬眼认真地看了看两位老师,正色地问:“是你们找人还是我找人哪?”
“当然是你找人咧!”蓝衣老师答。
“既然是我找人,就应该按我的意愿填。如果每个会员都按你们设计的填,那岂不是千篇一律,都是一个模子磕出来的。”我坚持原则不让步。
“那也不能像你这样子填唦!”红衣老师说。
“是唦,你这种填法,这多年来,我还从未见到过。”蓝衣老师说。
我笑了,“我要的就是你没有见到过,我要的就是与众不同。”
“你这样填,找不到人唦,我们还不是为你着想。”红衣老师有点妥协了。
“我们收了你的钱,就要对你负责。我们做这一行比你有经验,还不是巴不得帮你找个满意的人。”蓝衣老师情真意切苦口婆心。
“这样,”我说,“表格就不改了,你们看到符合我的八项标准的女士,就把表格拿出来给她看,不符合八项标准的,表格不拿出来。找不到人,我不怪你们唦!”
可能是我碰到两位极其负责的老师,也可能两位老师对我特别关照,登记后不久,陆续见了不少女士。所见的女士中有百分之二十看不中我,有百分之八十我看不中别人。其间也与几位女士有过交往,时间都不很长。其中有二位女士给我印象很深:
一位女士的家境颇为富有,父亲财大气粗,发话说,我们家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文化人。结婚后,给你30万去办公司,我做你们的经济后盾。这位女士小我近13岁,各方面条件还可以,人也俭朴。她告诉我,其他三个女婿都是用他父亲的钱发财的。如果她家境一般,我或许会继续相处下去,她父亲一发话,使我浑身发抖,我婉言推脱,立马走人。
另一位女士相处的时间较长,对我呵护有加,无微不至,数次提出登记要求。就在我几乎要下决心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她相当富有,再三追问得知:她以前和前夫办过一个企业,开发了一个产品很赚钱,正当企业红红火火蒸蒸而上时,她发现老公的婚外情。于是她不动声色地用各种名义与手段把资产都转移到她的手上。她老公落得一个几乎掏空了的企业和小美人,她带着细软和伤痛,回单位复职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