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用警匪片手法讲述二奶与贪官的故事
文/北方狼
《蜗居》真的很火爆。
随便找一个人,跟他聊天的时候,最终总会扯到这部电视剧。在老婆的强烈要求下,我也过了一遍,让我震撼。
一部普通的爱情+生活+写实的电视剧,如果说特别,那就是它触及了现实社会中存在了若干年的敏感话题,贪官和他的二奶们。说白了,《蜗居》向广大电视观众展示的,就是一个贪官与他的二奶牵扯不清的感情生活。从这部片子里,让我们第一次如此全视角的了解了贪官在权势之外有情有义的一面,也让我们如此好奇的欣赏到一个纯真女孩如何蜕变成小鸟可人的二奶。如果抛开这个故事的大背景,这种分分合合的情感波折虽说俗套,但却真挚、感人。不是吗?我周围圈子里的男男女女们,几乎个个对海藻的二奶生活艳羡不已,并且一致认定宋思明不应该悲剧收场,导演应该按照惯用的感情戏套路让他们大团圆结局,让一个有情有义、柔情似水而魅力四射的男人受到惩罚是一种浪费。此时的人们,可能个个都忘了以前他们是如何痛骂破坏他人家庭的小三,如何鄙视出卖尊严的二奶,又怎样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
这让我想起了周润发。我并非因为周润发长得帅气而富有魅力才突然提到他,主要是联想到他在事业上升时期在香港拍摄的那些经典警匪片,《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等,我相信别人比我更了解这些电影的意义。我还想起了刘德华,特别是《雷洛传》,这是介绍香港警界传奇贪官,号称“一亿探长”的雷洛,还有曾经影响一代人的系列电影《古惑仔》。我为什么突然会想到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影视作品呢?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一部影视作品里,主角总是很容易博得他人的同情,哪怕你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物,我自认为这是“主角效应”。很长一段时期,警匪片横行香港和内地,很多80年代的人甚至以“小马哥”为人生理想和生存标准。影视作品里的黑社会、杀人犯,一个个为兄弟两肋插刀,一个“情”字和一个“义”字,迷煞万千少女。后来甚至出现了香港黑帮插手影坛,导致后期很多警匪片过分的正面宣扬黑帮生活,一发不可收拾。
当我们好不容易从电影电视中跳出来时,发现现实并非他们所粉饰的那样。黑社会就是黑社会,大到杀人越货,小到收点保护费,事事都让人深恶痛绝,真实世界里的伤痛依然促成主流意识里对黑社会的排斥,正常人没有给与同情的。同样的感觉,我们从《蜗居》的“主角效应”中逃离之后,依然痛恨着第三者,依然不屑于二奶,依然诅咒着贪官。说到底,《蜗居》只不过是用警匪片的手法讲述着贪官与二奶的故事,看得人热血沸腾,回过头来就痛骂。谋事者担心会起到负面引导作用也不无道理,只是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已经树立起来,所以还是不用太害怕,贪官也好,二奶也罢,他们也就只能在虚幻世界里受人追捧,要想扶正,估计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