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调节饮食护心脏(5)
香蕉能为人体提供降低血压的钾,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膳食中的钠盐。而钾在人体内可对抗钠的不利作用,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钾有抑制钠收缩血管和损坏心血管的作用。吃香蕉可维持体内的钠钾平衡和酸碱平衡,可改善并调节钾钠比例,用以平衡体内过多的钠,使神经肌肉保持正常、心肌收缩协调。研究表明,经常食用香蕉的人,患高血压以及其他相关的心血管病变都比较少,尤其是吃完泡菜等腌制食物后,吃根香蕉可以大大降低患有高血压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韩国人会在吃泡菜等腌制食物时再吃香蕉的缘由了。
此外,为了不使身体内的盐分含量过多,水分的代谢能力就会变差,所以全身变得浮肿,连腹部也凸出来,血压也会升高,这个时候,多吃含钾的香蕉,还可以帮助促进盐分的排泄。
但香蕉虽好,每天只能吃两个,多了吸收不了。
除了香蕉以外,含钾较多的蔬菜有花椰菜、莴苣、洋葱等及水果中的橙、柑橘等都含有不少的钾元素,为了更好地吸收钾元素,可以把他们榨成汁在吃完腌制食物后服用。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专家吴莹琛
海带根煎水帮助降压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血压指标在120~139/80~89mmHg之间,这个血压不是理想血压的范围,但也还不能算是高血压,所以不能使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来降压。这时候,处于高血压前期者平时可以多吃点海带根来控制血压。
大家平时吃海带,都喜欢吃海带叶,其实海带根的降压功效是更显著的。对于高血压前期人群,可以将海带根洗净后,用适量的清水煮汤喝,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一些调味料,当然可以加少量的瘦肉一起炖汤。
从理想血压到高血压,血压数值的变化只是冰山一角,同高血压一样,高血压前期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人有头痛、头胀、颈部不适、走路踩棉花感等症状,有些高血压前期的人已经出现心血管、肾脏早期损害。和理想血压相比,高血压前期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高2?7倍,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高近1倍。因此,对高血压的防治要从高血压前期开始。
高血压前期的朋友还应该多吃芹菜,芹菜的功效也是能够平肝降压,最好的吃法是用芹菜榨汁,可以用芹菜凉拌海带根,或者是芹菜炒鱼片。
另外,有两个穴位对于高血压前期的保健很重要,一个是三阴交穴,一个是行间穴。平时经常按按这两个穴位,可以调理气血,改变阴虚阳亢的状态,使身体的阴阳慢慢趋于平衡,帮助预防重要脏器受损。
作者:衷敬柏王爽
调脂常吃黑芝麻和胡萝卜
日本营养学家有一种简单的食疗方帮助您控制血脂和血压。
黑芝麻中的抗氧化成分是芝麻纤维素被分解后形成的物质,具有增加好胆固醇,减少坏胆固醇的作用。
黑芝麻中还含有花青素,它是黑芝麻皮中的黑褐色色素,而正是这种有效成分能够阻止自由基(自由基是指导致疾病和老化的恶性氧,如果自由基过多,会使体内细胞酸化受损,受损后形成的物质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导致血压黏稠)的产生,起到预防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的作用。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而芝麻中所含的成分中有一半以上是类脂质,和胡萝卜一起能够更好地吸收胡萝卜中的抗氧化物质。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制成黑芝麻胡萝卜酱可以将调血脂的功效提高一倍。
Part2 调节饮食护心脏(6)
小贴士
芝麻萝卜酱的做法
1?胡萝卜擦碎后加水和柠檬汁小火慢熬并不断搅拌,5分钟后加入蜂蜜继续熬煮。
2?熬15~20分钟水挥发干后,关火继续用余热焖。冷却后放冰箱保存。
3?用平底锅炒黑芝麻至开裂后,放入研钵中捣碎。食用时,把胡萝卜和黑芝麻搅拌在一起。每天3大勺,坚持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和高血脂均有一定预防和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齐明
血脂异常吃点“香”菜
芳香类蔬菜包括有如下几种,如芹菜、韭菜、茴香、大蒜、洋葱等。
为什么芳香类蔬菜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呢?这是由它们的性能所决定的。如韭菜,具有降血脂、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芹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增加血小管抵抗力,加强维C作用及降压作用。它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有镇定作用,是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保健佳蔬。
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对高脂血症有预防作用,且大蒜和洋葱可以防止α?脂蛋白下降,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性。每日按每公斤体重1克生大蒜或2克生洋葱的量服用即可起到预防作用,减慢或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但是,食用芳香类蔬菜要讲究其烹饪方法。
第一,蔬菜要先整个洗,然后再切。如果洗之前就把蔬菜切好了,蔬菜中的可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在水中流失。而且,长时间把洗好的蔬菜浸泡在水中,会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到水中。
第二,切菜要随炒随切,下锅时再切蔬菜,不然蔬菜断面中的维生素受空气氧化而消失。
第三,保证每天足够的蔬菜量。成人每天的蔬菜需要量至少在500克以上。
第四,最好与优质蛋白质联合食用。优质蛋白质为鸡蛋、牛奶、鱼、虾、牛肉、猪瘦肉及其豆制品。
作者:健康时报特约记者朱晓敏
支持专家: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主管营养师董玉香
每周500克三文鱼调血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挪威国家营养和海产品研究所,联合公布了两国首次关于海产品对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的研究。
中国、挪威两国最新研究表明:每周摄入至少500克三文鱼,坚持两个月,就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我国居民饮食的最大问题是长期摄入大量脂肪,但脂肪中缺少必要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也是导致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和其他食物相比,三文鱼中含有更多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系统病变有极大的预防作用。
这一为期8周的研究,将年龄在35~70岁,且患有不同程度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男性分成三组,第一组每周5天都吃100克三文鱼,第二组吃等量的猪肉、牛肉或鸡肉,第三组吃普通鱼类(如鲤鱼、带鱼或草鱼)。实验前后的数字让科学家们十分振奋,三文鱼组的体内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心血管保护因子)显著升高,甘油三酯降幅达到了21%。
我国居民血脂异常的特点是甘油三酯异常比例远高于血胆固醇,而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不可分。因此,常吃三文鱼能将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降低两成左右。
三文鱼的最佳吃法是生食,配上日本酱油和芥末。熟吃也不错,但烹调至七成熟即可。没有条件天天吃三文鱼的人,专家建议最起码一周可以吃一次,一次10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