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网不会引发十大健康问题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有了8400万网民,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万,占到了19%,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244万,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了迷,上了瘾。按照国际上标准的说法,这叫“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IAD)。它的基本“症状”,就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他们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仍会继续。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上网成瘾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创伤和困扰,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引导人们健康上网,是我们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网不会引发十大健康问题
互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对法律、道德带来了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在互联网络中,信息空间向每一个人开放,不再存在绝对权威,人们有着求新求异、喜欢幻想、追求娱乐的强烈需求。互联网络的新奇性、虚拟性、游戏性正好满足了人们特殊的心理需求。 专家指出,互联网络如果使用得当,能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效率与快乐,如果使用不当,“虚拟世界”有时也会令人迷失,甚至把真实和虚拟的世界混乱了。
互联网络在使人们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开放的同时,也隐含着某些放任对于以往的法律、道德所形成的新的挑战。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络信息中,潜伏着各种有毒文化,如具有消极意识形态作用的网络“黑色文化”,渲染色情、暴力的网络“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对人们带来各种消极影响。
专家指出,净化互联网络空间,在建构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法律建设与伦理建设并举的方针。从一定意义上说,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是效率和快乐,还是伤害和危险,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互联网络本身,而在于人们如何把握和使用它。
“为了抵御互联网络上的病毒,科学家发明了防毒、杀毒的‘防火墙’。而对于‘电子海洛因’这种社会病毒,则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一道强大的‘防火墙’。健康上网一是对上网内容的控制,二是对上网时间的掌控,在家庭中、同事同学间的相互提醒也是必要的,如此才会尽可能的实现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青少年如何健康上网不会引发十大健康问题
坐在电脑前移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你身体的大部分部位都要参与其中,绝不仅仅是眼睛和手指。为了保持直立的坐姿,你需要借助肌肉的力量。除此之外,包括大脑在内的所有器官都要投入其中。尽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上网冲浪绝不是一种健身运动。以下列举的是上网引发的十大健康隐患。
1.眼疲劳
用眼过度便会出现眼疲劳。如果连续几个小时看着电脑屏幕,你的眼睛便会出现疼痛症状,这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2.健康焦虑症/疼痛灾难化
由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令人恐慌的医疗信息,有些甚至是虚假信息,一些此前从未出现过健康焦虑症或者疼痛灾难化(在感觉到疼痛时往往朝最坏的地方想)想法的人现在也均陷入这种恶性状态。
3.头痛
与上网有关的头疼共有3种不同类型,分别是紧张性头痛、慢性每日头痛和压力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并非紧张所致,而是经常由颈部或眼睛疲劳引起。慢性每日头痛是指每月有超过半月的时间出现头疼。压力性头痛也并非巨大的压力导致,症状表现为全天性,但头疼程度很低。
4.背痛
错误的坐姿会导致背痛。如果终日坐在电脑前上网,你需要经常站起来活动一下以避免出现背痛。
5.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深静脉出现血凝块。因飞机乘客尤为容易出现这种疾病,因此也被称之为“经济舱症候群”。飞机乘客成为高危人群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随便在飞机上走动以及身体缺水。
6.孟乔森综合症
孟乔森综合症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假装有病乃至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患者会将自己伪装成强奸、虐待受害者和重病患者,以引起他人的重视。
7.社交网站抑郁症
经常访问社交网站让少女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之中。在这些网站上,她们与同龄女孩讨论容易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的话题,尤其是恋情受挫。这种交流重复的次数越多,她们的情绪就越负面。
8.网络泄愤
网络泄愤本身可能并不会影响健康,但却可以导致网络围捕和暴力行为。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网上泄愤的人,应该对这种行为有所警惕。
9.上肢紊乱症
上肢紊乱症包括颈部紧张综合症、腕关节综合症、肘关节综合症、腱炎(主要是手部和腕部)、腱鞘炎、黏液囊炎、重复性劳损以及胸廓出口综合症。所有这些疾病都与上网有关。
10.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症具有渗透性,患者可能对任何网上活动上瘾。例如,访问聊天室、网上购物以及多人游戏等等。其中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最大,这种成瘾如同吸食海洛因,一旦上瘾便很难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