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健康的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用户主要集中在10-39岁之间,占网民总数的81.9%。
这一年龄层的网民饮食健康观念较为薄弱,而许多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正是由于饮食不当而日渐趋向于年轻化。在我国,针对此阶层所进行的大规模饮食健康普查目前依然空白,本次调查肩负起影响网民饮食习惯、传播饮食健康的责任。
本次调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39健康网协办,通过科学方法,对全国网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饮食健康普查,力求通过客观、科学、严谨、专业的调查手段、分析方法,提出具有调查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调查报告。
2010年中国网民饮食健康调查报告针对中国网民饮食健康状况,专业、科学的分析网民饮食偏好及对饮食健康的态度,结合网民的生活状态和饮食习惯,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集合全国知名弱精症健康专家力量,对报告进行科学专业的分析和指导。报告将在各大媒体发布,旨在向全国网民宣传、倡导饮食健康概念。
通过本次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推广,务求能引起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进一步提高人们饮食健康的意识,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完整报告下载请点击这里《《
1、网民体质指数(BMI指数)
66.4%的网民体重在正常范围 在调查的开端,我们设置对网民BMI指数测试,务求准确获取本次调查的网民的体质指数,66.4%的网友体重在正常的范围内,超重及各种程度肥胖的网民占总人数的23.6%。
2、网民生活状况
超过五成的网民有不良习惯 我们对参加本次2010网民饮食健康调查的人群进行生活状况的调查,务求分析出生活状态与饮食健康的关系。调查为不定项选择题,网民可在六项日常生活状态中选择自己包含有的生活状况。
如图,占51.3%的网民有不良的生活习惯(31%的网民处于工作压力大的状况,33.2%的网民经常超过12点入睡,25.5%的网民饮食规律不正常,31.1%的网民每天接触电脑时间超10小时,9.6%的网民有抽烟习惯),只有48.7%的网民生活作息正常。
3、网民三餐进食情况
3.1 网民进餐规律
六成网民日常进餐不规律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进餐规律越来越随意,殊不知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为疾病萌生埋下伏笔,在本次中国网民饮食健康调查中,6成多的网友日常进餐不规律,具体表现在时间和数量上,38.8%的网友表示三餐进食定时但不定量,17.8%网友表示进餐时间不确定,5.9%网友更是认为三餐进食规律差,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饮食时间和份量不规律均有可能导致如慢性胃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3.2 网民误餐原因分析
工作原因误餐最突出 在探求进食不规律的原因中,33.1%网友认为最大的误餐原因是工作耽误,其次是无饥饿感、减肥必须和游戏沉迷。减肥、工作耽误等原因引起的误餐不仅可引起一系列的胃肠类疾病,长时间误餐甚至有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女性的妇科疾病等不同程度的身体器质病变。
4、网民膳食结构状况分析
4.1 网民膳食结构概况
近四成网友膳食结构不合理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对居民膳食结构的建议,网民通过看图比对自身的饮食情况,仅4.4%网友符合该建议的内容,大部分网友认为自身膳食基本符合,38.4%的网友认为不符合。
4.2 网民膳食结构偏好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膳食建议,日常进食的10种最常见食物均有标准的摄入量予以恒定膳食结构的合理性,最终判断个体进食的食物是否足够身体所需,摄入过量或不足均有引致身体疾病的危险,因此,对自身认为不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网友中,我们对这部分网友进行一个细致的饮食偏好的选择,务求详尽了解网友膳食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网友可通过多选和单选进行选择,但小于标准和大于标准只允许选择一次。在这10类食物当中,奶类及奶制品在网民膳食营养结构中表现最为不合理,达24.6%,17.3%的网友摄入量小于标准量,其次是鱼虾类,蔬果、谷类薯类杂豆,大豆。而明显大于标准量的食物是油和盐,油盐过量摄入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5、网民鸡蛋进食情况
鸡蛋进食误区大,近八成网友每天不足一只鸡蛋 在饮食误区中,鸡蛋进食的误区最为突出,误认为鸡蛋含有高胆固醇易引起肥胖、冠心病等疾病,其实不然,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浓度不会有大的影响,不吃鸡蛋或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可能失去很多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A、D、B2、E、钙、磷、硒、卵磷脂等),本次调查中显示,一周进食5只或更多鸡蛋的网友仅占25.3%,一周进食1只鸡蛋不足的用户达33.1%。 近年来,养生理论泛滥,各式各样的饮食建议、饮食知识充斥网民的日常生活,网民失去对正确知识的判断与认知,错误的饮食理论非但不可改善身体环境,反之会成为疾病的根源,因此,树立正确的饮食态度,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大部分网民动物性食物摄入不适量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指出,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标准应该吃125g~225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调查可见,38.4%的网民动物性食物摄入量符合该建议,6.9%的网民每天进食300克以上动物性食物,过多地摄入不仅会引起过重、肥胖等身体问题,更重要的会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不同程度的疾病。
7、网民蔬果进食状况
7.1 蔬果颜色进食种类六成网民进食蔬果颜色数量为2种或以下 关于蔬果的颜色,在最近两天里,你记得自己吃过多少种吗?11.7%的网民表示只进食1种, 38.7%的网民蔬果摄入有两种颜色的,3-4种的网民有41.7%,5种或更多只有7.9%。
根据《美国饮食指南》建议每日人均需摄取5-13份品种及色彩丰富的蔬果,由调查可见,9成网民蔬果颜色进食种类均未达到标准,颜色摄入单一,9成以上的网民达不到5种或以上的标准。研究表明,不同颜色的蔬果所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素,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红色蔬果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可保护细胞;橙黄色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抗氧化,白色的蒜素能增强免疫力等。因而,除了注意蔬果的摄入量之外,摄食不是吃了就好,吃得蔬果进食的颜色多样化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7.2 网民蔬果进食量
网民蔬果摄入量严重不足 在问及网民对最近两天进食蔬果总量进行评估时,不到300克的占32.7%,301-500克占46.0%,501-900克占15.1%,901克以上仅占6.2%。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建议每人每日的蔬果摄入量为标准为500-900克,由调查可见,昨日蔬果进食量在500克以上的网民只占了总人数的21.1%。进食蔬果总量不到500克的人数占总量78.7%,说明总体摄入量不足,已成为目前网民蔬果摄入基本状况。
7.3 蔬果颜色与营养保健价值的关联
网民普遍认为蔬果颜色与其营养保健价值有关联 在问及网民认为蔬菜水果的颜色同其营养保健价值是否有关联时,76.2%的网民给予了肯定的答案,而否定这一说法的网民数占6.8%,17%网民对这一说表示不知道。
调查可见,网民普遍认为蔬果颜色与其营养价值有关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事件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忽视蔬果营养价值,进而忽视营养价值与蔬果颜色的关联.
8、网民对食物能量数值认知
绝大多数网友对食物热量不关心 我们日常进食食物种类有上百种之多,但在问及网民对目前进食的食物热量数值了解时,65.9%网民表示没有了解过并不能说出常见食物的能量数值,20.1%对1~2种食物的能量值有了解,8.1%网民能道出3~5种食物能量数值,而能说出5种以上的网民仅有5.9%。
由此可见,网民对食物认知程度不足,在日常饮食中,没有过多地关注食物能为身体提供的营养素与能量。
9 网民对饮食与疾病的认知
9.1 网民对饮食与疾病关联认知
网民对饮食引起的疾病认知程度不足 所谓"病从口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疾病的案例比比皆是,该选题为不定项选择,旨在调查网民对饮食不当可引起的疾病的认知,82.2%的网民认为饮食不当可引起胃肠道疾病,其次是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而皮肤病、妇科病、各类癌症等疾病较少网友提及,其实,这些种类的疾病均有可能由饮食不当引起,网民们需加强重视与关注。 网民认为半数胃肠道疾病由饮食引起 提到饮食引起的疾病,网民疾病就能联想到例如腹泻、腹痛、胃炎等胃肠道的疾病,在问及网民是否有过饮食引起的疾病时,近5成网民曾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而其他疾病如皮肤病、食物过敏、口腔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均有网友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