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良因素对胎婴儿的影响 (一)、胚胎发育各个阶段有害因素的影响 1、前胚胎期 。动物实验证明,受精后,在卵裂至原条形成期间,有害因素可以对胚胎的发生产生影响,超过一定阙值以上的物理、化学因素可以引起胚芽死亡,但是阶段对致畸原不敏感。 2、胚胎期(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第3周进入胚胎期,此时期是主要器官系统的形成期,三个胚层各自生成若干特定的组织和器官。一般说来,至受精后约9周,亦即妊 第3个月初,除生殖器官外,其他器官系统已分化完毕,外观形态上已形成完整的个体。器官形成期这一阶段对致畸作用的感受性最强,受有害因素影响,易引起畸形发生。 各类先天性畸形的发生,有严密的规律性,即按器官系统分化的顺序不同,于不同时期受致畸影响时,出现不同类型的畸形。如:人受精后21-40天时,胚胎心脏最易受影响,随后为四肢和眼睛。大多数器官都有其对致畸作用的特殊易感期,神经系统的易感期最长,为自受精后第20天至胎儿娩出。由于各器官的易感期有交叉,故往往可同时出现多种畸形。 (二)、化学因素对胎婴儿的影响 常见的化学毒物:铅汞、锰、镉、砷、苯及其有机溶剂或二硫化碳等。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造成多种畸形;对胎儿主要是通过胎盘转运影响胎儿发育,出现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出生低体重等;对婴儿的影响主要通过母乳,影响婴儿出现慢性中毒或出生发育异常。 1、农药对胎婴儿的影响。农药都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运转到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发育,使其出现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畸形等。所以孕妇不能接触农药,丈夫及未怀孕的妻子在打农药时,要慎重、顺风向喷雾、接触过农药要及时洗手、洗澡、不生吃打过农药的瓜果等。 2、接触铅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铅有毒,但许多妇女要用化妆品,特别是劣质化妆品,含铅量比较高,怀孕后最好不用化妆品,如果要用可以用纯天然制品,如水果面膜等保护皮肤。 (三)、物理因素对胎婴儿的影响 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低气压、电离辐射、噪声、振动等。这些因素要超过了一定限度对人体是有不良影响的。 1、噪声。 噪声在100分贝以上,出生子女4-10岁时,可能听力丧失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 2、振动。主要指全身振动,可影响小骨盆内器官的血液供应,使得包皮过长的营养状况和胎盘的供血不足,从而影响胎儿发育。 (四)、高温和高湿度 由于妇女发汗量较少,使体内水分和盐分排泄不出来,使循环系统负担增大而容易疲劳。据调查,特别在怀孕头3个月内,在高温、高湿度下作业,容易发生胎儿畸形。 (五)、饮酒、吸烟、吸毒 1、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丈夫在酒精中毒的情况下妻子怀孕,容易导致胎儿异常,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经常喝酒,对胎儿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2、烟。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最大威胁之一。烟草的烟的含有很多毒素,包括苯砷、氯花乙烯、氰化物、一氧化碳和甲醛。主要吸烟和被动吸烟(二手烟)都影响母婴健康。 吸烟孕妇血液带氧能力降低,胎儿从母体接受低含氧量的血,使胎儿宫内持续缺氧,烟草中的有毒物质,是诱发胎儿发育异常的诱因;尼古丁可使包皮过长血管收缩,致妇女所生的婴儿比正常婴儿体重轻300克或造成心脏畸形;孕妇吸烟可能导致自发流产;哺乳妇女吸烟,可将烟中的倪古丁经乳汁传递给婴儿,损害婴儿健康。 3、吸毒。除以上所说的影响外,毒品中有强烈的致畸因素,造成胎儿多发性畸形。 二、孕产期营养 (一)、孕产期补充营养的重要性 营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妇女怀孕以后,每天所吃的食物,除了维持自己身体代谢和消耗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产后哺乳做好储备。因此,孕产妇保持合理均衡营养关系到孕产妇自身的健康,还能促进太;而大脑和体格的正常发育,减少孕产期并发症和低体重儿的发生。 (二)各种营养素的来源 1、蛋白质 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孕妇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会妨碍胎儿的生长发育,体重过低。而且限制脑细胞的发育,影响将来的智力发展。对孕妇本人造成营养不良或贫血,影响产后泌乳等。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牛奶、鸡蛋、瘦肉、鸡、鱼、虾、豆腐、豆制品等。一般来说孕妇每天要比平时多吃1/3左右(约25克)的蛋白质。如果吃得太多,孕妇消化功能较差,容易产生消化不良。 2、脂肪 胎儿脑细胞的发育,除蛋白质以外,还需要相当多的脂类,脑细胞中60%是脂类物质。硬果类食物如芝麻、花生、瓜子、核桃、植物油等含有丰富的脂类物质。另外,脂肪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3、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存在植物性食物中,如面粉、大米、玉米等各种粮食。水果、蔬菜中除含有可利用的糖外,还有果糖及纤维素。怀孕中晚期,每日膳食中热量不少于2400千卡,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为50%-60%。蛋白质占15%-25%,脂肪占15-25%。 4、维生素。维生素与体内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有关系。如果没有维生素,其他营养素就不能充分有效地被人体吸收。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会影响孕产妇的健康和胎婴儿的发育。 (1)、维生素A。维生素A的作用主要是维持人的视力和上皮组织的功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果孕妇缺乏维生素A,容易使胎儿眼睛畸形,患夜盲症、失明。食物中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为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等,各种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芹菜等含有类胡萝卜素,食用后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 (2)、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人体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牙齿的发育。孕妇缺乏维生素D,可造成胎儿骨骼、牙齿发育缺陷,新生儿先天性佝偻病。孕妇本人也容易患骨软化、骨质疏松症。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普遍较低,只有海鱼、动物肝脏、蛋黄中含量较高。孕妇可晒太阳,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 (3)、维生素E。维生素E主要维持人体正常生殖功能,在食物中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一般情况下孕妇不容易缺乏。 (4)、维生素B1。维生素B1有称硫胺素,主要参与人体糖代谢过程。孕妇严重缺乏维生素B1,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脚气病,甚至死亡。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的外皮或胚芽。 (5)维生素B2。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主要参与人体的呼吸活动。缺乏时常患唇炎、口角炎、舌炎等。孕妇缺乏,可能会引起早产、死产。维生素B2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肝、肾、牛奶、鸡蛋、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大米中含量较少。 (6)维生素C。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持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如果长期摄如不足,可引起坏血病、全身有广泛出血点,鼻子、牙龈出血。孕妇摄食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中,尤其是西红柿、柑橘、鲜枣等。 (7)叶酸。目前人们对叶酸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叶酸不仅与人体红细胞的发育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与细胞分裂和增长有关。孕妇缺乏叶酸,除了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外,更严重的是导致胎儿神经畸形,如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等。叶酸主要来源于肝、肾、豆类、菠菜、油菜、小白菜等绿叶蔬菜,以及核桃、花生等硬果类食物。目前研究表明,除正常饮食外,妇女应从怀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内每天补充叶酸制剂0.4毫克,可预防神经管畸形,还可以减少流产,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三)如何补充营养 1、妊娠早期。怀孕的早期,胚胎生长缓慢,每天约增加1克,孕妇体重的增加也不明显,这一阶段,孕妇不必增加过多的热量、蛋白质、食量可以和怀孕前基本接近。要注意不挑食、不偏食,多吃容易消化的、新鲜的食物,避免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另外可吃一些硬果类食品,如核桃、瓜子、花生等以增加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须的脂类物质。 2、妊娠中期。怀孕的第13-27周,胎儿的各器官迅速生长发育,孕妇的食欲增加,各种营养素也需要增加,应多吃富于营养的食品,如牛奶、瘦肉、鸡蛋、肝类、豆制品、海带、虾皮等,主要食品种要丰富,粗细梁搭配,营养可相互补充。为预防便秘,要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刺激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另外孕妇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这段时期,孕妇体重的增加每周不超过350克。 3、妊娠晚期。怀孕的第28周以后,胎儿体重生长最快,孕妇食量也明显增加,营养物质的补充基本与妊娠中期一样,但含热量高的食物不宜吃过多,避免胎儿体重过重,导致分娩困难。孕妇应多吃含蛋白质、钙、铁等无机盐、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预防孕妇缺钙与贫血。 4、哺乳期。产后妇女营养的补充,一方面要满足哺乳婴儿所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自己产后虚弱的身体。因此为保证乳母营养充足,每天摄入的蛋白质1/3以上应来自动物性食品,还要多吃流质的食物如鸡、鸭、鱼、肉汤,主食多样化,粗细粮搭配,多吃水果蔬菜,促进乳汁分泌。 (四)膳食调配 孕妇每日的食物应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牛奶及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可供给孕妇、胎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维生素营养均衡。例如孕妇每天的食谱可以这样安排: 米、面主食:400-500克 鸡蛋:2--3个 牛奶:250—500毫升 肉、鱼、禽类:200克 豆类及豆制品:50—100克 新鲜蔬菜(绿叶蔬菜为主):500克 水果:多种多样 植物油:30—40克 每周一次猪肝,2—3次虾皮、海带或紫菜。 乳母每天的食谱可以这样安排: 米、面主食:500—600克 鸡蛋:3个 牛奶:250—300毫升 肉、鱼、禽类:250—300克 豆类及豆制品:50—100克 新鲜蔬菜(绿叶蔬菜为主):500—750克 水果:多种多样 植物油: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