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五不宜”

2011-07-31 07:04 | 责任编辑:admin | 来源:未知 | 点击:
    人体进入老年后,身体和中年相比要发生一个很大的转折,那就是各个脏器的功能要发生退化,因而,日常生活的节奏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身体的生理变化,反之则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应做 到“五不宜快”:

    行走不宜过快。老年人骨关节大多要发生退行性变化,关节的滑囊液减少,肌腱韧带弹性减退。所以骨关节和肌肉在活动及行走时身体的平衡、稳定性比较差,加之老年人的反应迟钝,视力减弱,所以行走时速度要慢,以免摔倒而发生意外。

    转头活动不宜快。老年人容易因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颈椎病及因为动脉硬化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转动脖子或低头活动时,不可用力过猛、速度过快,以免因颈椎活动范围过大使椎间孔变窄,使本来已经硬化的动脉血管受压迫扭曲而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甚至因颈动脉壁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脑栓塞。

    吃饭不宜太快。老年人吞咽反射较迟钝,而且牙齿大多松动,缺损较多,加之食道变窄,容易因为咀嚼功能减弱,吞咽失调引起食物梗阻、噎食。故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饭菜烹调时应切细、切碎、煮烂。

    解便不宜快。老年人因肠蠕动功能减退,肠液分泌减少,缺乏津液滋润肠道,容易发生便秘。但排便时不宜急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血压骤然升高,诱发心肌梗塞及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老年人解便速度过快、用力过猛,还可以引起眼睛球结膜下出血及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

    起床不宜快。老年人夜间心脏功能较白天容易发生波动,加之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夜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现象。老年人夜尿容易增多,夜间起床入厕时动作不要太快,坐起后应先坐在床上歇息片刻,再将双腿下垂在床沿坐一会儿,然后再下床走动。以免因起床速度过快,使心脑血管一时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