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保健五大关键(2)

2011-07-31 07:04 | 责任编辑:admin | 来源:未知 | 点击:

   
    ○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情况,慢慢加大运动量。特别是刚开始时,不要急于达到四五级标准,在前16周也不要强行达到每周30分钟的运动量。
   
    ○不要过于劳累:运动量过大会造成过度疲劳,此时就应调整、休息,不然,就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老有所乐宜提倡
 
    老年人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发展和培养一些兴趣,可以减缓大脑皮层细胞的萎缩。同时,肢体的运动还可延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对老年人健康长寿有极大的益处。
   
    人到老年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这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心态是精神健康极好的促进剂。比如,一些歌唱家、画家,老年后仍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老年大学里年逾古稀的老人还在兴致盎然地学习、创作,都充分说明了老有所乐之于健康的重要性。
   
    许多老年人退休前因工作繁忙,几乎没有自己的兴趣。退下来后,为驱除寂寞和惆怅,急于建立一些兴趣和爱好。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健康的活动才会促人长寿。于是,秦教授介绍了几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听音乐、习书画、收藏、交友、垂钓、弹琴、养鱼种花、下棋打牌等。他向老年人特别推荐了钓鱼活动。认为,垂钓堪称集游览、弈棋、吟诗、赏画之大成,既有游览者的犷放,也有弈棋的聪睿;既有吟诗者的飘逸,也有赏画者的美妙。在钓鱼过程中,从选塘、打窝、定标、提竿到拎鱼,都要消耗一定的体力,这无疑也是一种体育锻炼。难怪钓鱼的保健作用也为一些科学家和名人所认同。著名科学家约里奥·居里是一个钓鱼研究者,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也十分嗜好钓鱼。老年人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也是一种健身防病的分散疗法。
 
    心理健康作保障
   
    有一位老人丧偶后,长期沉湎于悲痛之中,先觉得头痛,继而感觉心脏出了问题,再往后全身都不舒服了,医院里这科那科几乎所有科室都转遍,也没找到症结,最后,在精神卫生科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
   
    “老年人在精神方面存在的隐忧应引起特别的重视。”秦成勇教授说,传统的健康观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人们所认同的新的健康观念为身心与环境处于安宁和谐的状态,是体格与心态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好的躯体,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状态。他认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心理不健康,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必然损害躯体健康。所以要把学习男性不育知识、掌握男性不育手段、学会身心愉快地生活,作为每个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的重要条件。
   
    秦教授告诉记者,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在老年群体中的普及还很不理想,老年人在心理方面的自我判病能力还十分有限。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呢?有如下几条标准:
   
    1.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有良好的记忆。
   
    2.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
   
    3.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4.能正确地认知社会,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相一致。
   
    5.能保持正常的行为。
   
    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让快乐的音符贯穿整个晚年生活呢?秦教授概括为四个字,即“动”、“仁”、“智”、“乐”。“动”,就是多运动。运动不仅延缓衰老,生物学家研究证明,人的肌体“用进废退”,因此,老年人应加强身体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宽厚。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机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