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缺水害处多

2011-07-31 07:01 | 责任编辑:admin | 来源:未知 | 点击:
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是因为人过中年后血浆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心钠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体内的钠离子不断丢失,使人体对失水的口渴反应减弱,平时饮水不足,而导致 慢性脱水。长期慢性脱水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甚至直接威胁生命。

白内障:人眼内的液体含量较高,在机体缺水时会发生生化改变,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最终造成晶体混浊而致视力下降。资料表明,以往曾发生一次急性脱水的老年人,患白内障的几率增高,曾有两次脱水或慢性腹泻者,白内障的发生率更高。

心律失常:通过血液动力学监测,当血容量明显降低时,可诱发心房颤动,出现胸闷、心悸、头昏、乏力等现象。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曾采取电击复律,结果无效,而迅速静脉补液扩容后能立即恢复窦性心律。可见,失水是心律失常的祸根之一。

脑血栓形成:血液粘稠度过高是引起脑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血液粘稠度过高除了与血脂异常引起“血浑”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缺水。其中,夜间失水最为严重,可使血小板凝聚力和粘附力加强,因而清晨是脑血栓的发病高峰。

有害物质蓄积:慢性缺水,不仅可以使尿量减少,还能使皮肤功能减退,汗腺分泌减少,影响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从而出现慢性中毒。这种慢性中毒的危害相当大,它可损害多个器官、多种组织,加速人体老化。

因此,人过中年应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无论春夏秋冬,应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专家们认为,水的摄入既要适量,更要适时,一般来讲,少量多次饮水比较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