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炮轰”“假二奶”不如“炮轰”“真二奶”
前日,江苏扬州仪征市法院发布了《关于家事纠纷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该报告称离婚纠纷连续3年稳坐家庭纠纷审理的“头把交椅”,并“炮轰”影视作品中对“拜金主义”、“包二奶”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渲染,认为离婚纠纷是由此诱发。
这份调研报告依据案件的审理材料总结原因,认为影视庸俗化是婚姻的“隐形杀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到2011年,仪征法院受理的各类家事案件较为平稳,平均每年都在700到800件左右,其中离婚类所占的比例最大。
该报告认为,相比常见的引发离婚的原因,生活方式迁移下的情感变化正成为导致离婚的新因素。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复杂,使得人在处理家庭成员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时,都面对很大的压力以及要求。离婚案以夫妻忠诚义务问题最为突出,以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网恋、一夜情等形式表现最为典型。
法官结合大量的离婚案例分析说,上述原因深层次上离不开一个根本的“隐形杀手”——低俗的影视作品,正对一些人的婚姻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报告认为,电视剧、电影等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关注社会伦理道德的宣传,转而对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大事渲染,讲娱乐化和庸俗化,对“拜金主义”、“性解放”、“包二奶”、“绝对个人自由”、“无须对家庭成员负责”等与家庭道德风尚相悖的价值观不予以抵制,反而刻意渲染。该报告说,“一些人因约束力差而极易堕落腐化,也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着负面影响。”并引用案例力斥低俗影视二宗罪。(见3月10日 江苏网)
仪征法院的调研报告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很多影视作品并非刻意渲染“拜金主义”、“性解放”、“包二奶”等与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相悖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现实正是如此。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很多影视剧中出现的“二奶”故事并非生编乱造、着意渲染。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故事比电视剧更离奇,更令人不敢相信。因此笔者认为,过分地批评影视剧的娱乐化和庸俗化并不客观,如果不从现实生活中坚决抵制、反对、消除这些庸俗不良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不从制度上惩治和杜绝这些不良现象,就难以杜绝和消除影视作品中渲染的这些现象。法院与其炮轰这些影视作品中的“假二奶”,不如炮击生活中的“真二奶”,对那些插足别人的婚姻家庭、包养二奶、一夜情等不良婚外性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应有惩处。尤其是对于官员婚外性行为,更应该给予坚决打击、严厉惩处。对于官员包养二奶,一经发现,一律给予罢免——因为官员贪污受贿多数都与婚外性关系有关,不严厉打击官场包养二奶现象,就难以杜绝腐败,更难以清除日益淫染的这颗官场毒瘤。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最近这些年揭出的贪官看,有几个没有情人二奶?中纪委官员前两年就披露,全国被揭出的贪官百分之九十以上包养情人、二奶。是他们情商甚高,还是貌比潘安?都不是,盖因为他们手中有权。“权中自有颜如玉”,获年轻美貌女子“青睐”是当然的了。因此“包二奶”现象已经成为官员腐败的最大诱因,各种特色故事也不停地上演。这里与其说影视剧“渲染”二奶故事已成为破坏婚姻家庭的“隐形杀手”,毋宁说官员包养二奶已成为政坛一大瘟疫。如果不对包养二奶的官员问罪,坚决予以惩治,包养二奶现象在官场还会淫染,官场腐败也会愈演愈凶。
当然了,作为影视作品,应该宣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文明。但是,良好的意愿往往被现实击得粉碎。“干得好不如嫁的好”,在强大的个人利益引导下,任何的文明声音都显得很微弱。这也许才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的。
2012/3/10
回复内容
“炮轰”“假二奶”不如“炮轰”“真二奶” 子晋山右 (2012-03-10 15:29) 1492字 (回复0/点击8) 当前帖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189 个阅览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