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阿珍:一个在虚拟世界中建构主体的故事(2)

2012-02-25 13:01 | 责任编辑: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来源:网络转载 | 点击: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与诠释


  本研究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亿友论坛和阿珍的博客。尽管2007年3月26日阿珍承认自己的伪装,网友的跟贴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却从未停止,除了谴责阿珍恶意欺骗以外,也不乏讨论二奶话题的内容。但是,出于便捷的考虑,本研究只收录在此之前的帖子。另外,本研究只分析文字数据,其他数据(如表情符)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跟帖的形式常使得表情符的意义模棱两可,无法判断它是针对阿珍还是其他发帖者。


  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是参与式观察。访问亿友论坛和阿珍博客没有任何限制,但如果要发言则必须先行注册。我使用假名在论坛注册,并给阿珍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希望和她建立联系以便做进一步深度调查,然而没有收到任何回音。我没有试图与跟帖者建立联系,并非觉得没有对其做深度访谈的必要,只是考虑到现实因素,比如网络使用者身份背景潜在的多样性,难以确定目标。况且,我已获得所需的材料——自然的、自发的对中国二奶现象的反应。事实上,我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个特殊的焦点小组(focus group)研究:问题提出了,我只需打开录音机,记录下受访者所有的言语。


  这里需要对参与式观察进行说明。“参与”并不表示我也跟帖,积极参与讨论。“参与”指的是在整个数据收集过程中,我情感的完全投入。同别的网友一样,我会在电脑前坐上三四个小时阅读阿珍的故事,阅读网友们的跟帖。同别的网友一样,我好奇、愤怒、伤心、同情、喜悦、焦虑。很多次,我感受到一种冲动,想要加入讨论,最终还是控制了自己。然而,我绝对不是一个“刺探隐秘者或冷漠的观察者”,因为我“分享了受访者的担心、情感和义务”。⑤


  数据的保存以两种方式完成。一是将其存储在电脑里,二是打印出来。第一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阿珍的博客。博客建立之后,阿珍陆陆续续将她在亿友贴发的讲述悲惨身世的文章及几篇随笔转录至此。相对于论坛的人头攒动、你来我往,博客里张贴的文章按时间集中排列,且都注有标题,这对于阅读阿珍似乎更为便捷。而论坛网友们的跟帖,网友与阿珍、网友与网友之间的互动,则更利于观察社区对于阿珍事件的反应。由于跟帖数量大,不少帖子重复出现,为方便后期对数据的分析,故将所有的跟帖打印出来。因此,本研究所引用的数据,阿珍的故事出自其博客,网友回帖则源于亿友论坛。


  (二)真实性


  网络民族志主要关注的是数据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在网上和网下的人格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由于传统面对面的调查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网络研究,许多研究者⑥创造性地采用了混搭的方法以验证来自网络的数据。除了网络访谈、电子邮件,他们还“走出去”,进入到传统民族志意义上的“真正”的田野。然而在我的研究中,“走出去”不仅存在着由于潜在的人口、地域的多样性所带来的现实困难,更重要的是,参加者的身份并非对本研究至关重要。我只力图了解,人们的语言实践生产的是何种有关于二奶的知识。所以,他们的言词,他们在跟帖中所传达的信息才是我真正关注的。有研究表明,对于在虚拟世界中发展起来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的“现实性”,参加者普遍持肯定态度。⑦很多调查也显示,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真的”自我时觉得更舒服,更自在。⑧既然二奶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构成某种禁忌,那么互联网应该是他们自由表达最理想的平台。


  (三)伦理


  由于“潜水”,我的研究引发了几个伦理问题。首先,在民族志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应该从一开始就确立下来。这表现在研究者现身田野,表明自己的研究身份,并且解释研究日程安排,等等。然而,这样的民族志研究惯例在本调查中却很难遵守。前面已提过,我试图与阿珍建立联系却没收到任何回音。至于跟帖者,我则从一开始就放弃了与之联系的任何念头。一是考虑其为数众多,更主要的是,如果“浮出水面”,暴露身份,是否会打断论坛的“正常”运作,甚至转移讨论议题?而且,以发帖的方式建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将“阅读信息变成了参加者的责任”,⑨这本身就违背了民族志研究的基本原则。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在玩弄身份成为虚拟社区广泛实践的游戏规则的情况下,研究者的真实身份不会被人认真对待,他 / 她的声音会被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声音所淹没,最终不得不重新潜入水里。


  此外,还涉及著作权的问题。严格说来,在论坛和博客上发帖的网友们似乎是享有“著作权”的。然而,在本研究中其“作品”的引用,没有也不可能征得阿珍以及跟帖者的书面甚至口头上的许可。对于如此剥削他们并且侵犯他们的“著作权”,时至今日仍感戚戚。这也是我给阿珍写邮件希望能做进一步交流的原因。愧疚之余权且希望,所做的工作能增进对二奶现象的理解,能有助于我们社会男科关系的改善,希望在遥远的将来,这样的努力能惠及每一个人,包括参加亿友论坛的每一个网友。



三、阿珍在虚拟世界中的主体构建

  

  (一)阿珍讲述的故事 


  阿珍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她的母亲为了报复那个欺骗她的男人而生下她。因此,阿珍从未感受过来自母亲的爱,事实上,她憎恨她。17岁那年,阿珍离开家,开始了她的人生历险。和许多农村妹一样,她在深圳一家小型制衣厂找到了工作。对于新生活,她很满意。虽然很辛苦,但每个月有450元的工资,工厂封闭式的管理,带给她家的温暖和安全感。


  阿珍和另外三个年龄相仿的女工住在一起。其中一个叫阿玲,有些神秘。她常常晚归,虽然挣一样的工钱,却拥有不少奢侈品。后来大家发现原来阿玲有个年龄可以做她父亲的有钱的男朋友。阿珍鄙视阿玲,不过心情却很复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