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畅:有没有什么前兆,一旦有问题中学生怎么调解自己,这应该是徐教授您的强项吧。先解释一下他说的人格。
徐光兴:他刚才讲的,如果我们用最通俗的话讲,人格就是你怎么做人,这个解释非常好。你的行为、表现,表现到外面,价值观、思想、生活习惯。因此人格就是你比较固定的,你怎样为人的。
秦畅:就是行为、做事的一种风格对于这个人而言。
徐光兴:这是非常好,说明他们老师教得非常好。
秦畅:我中间插问一句,您对今天的中学生们怎么判断?
徐光兴:我对今天的中学生,我是非常的同情他们。我一直在教育部开会的时候讲,升学率的问题是悬在学生头上面的一把魔剑,不断的追求升学率、竞争力,所有的老师和学校好不好,都是以考试的分数为依据,分数好了,一俊遮百丑。考得不好了,所有好的东西都没有。成绩考得好了,所有不好的地方都没有。这在很多中学生他们的自杀,他们的心理障碍,一方面是学校对于他们的,一方面是家长对他们有压力,还有学业给他们的压力,考不进好的学校你就完蛋了。非常大的,是要给学校、给学生松绑,不能唯一的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一个人。
我说今后评地方政府官员,要看这个地方的居民幸福指数,要评这个,全部经济上去了不行,一定要关注当地居民幸福不幸福,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发病率多少,发病率低,这个地方就好了。所以在这个当中,我现在要关注的课题就是说,以前来讲叫做东亚病夫,这实际上侮辱中国,随着奥运会开了,世界冠军越拿越多,身体素质改变了,但是我现在担心一个问题,精神上面的东亚病夫。心理的素质越来越差,然后这个孩子,你刚才也讲了,刚才我们看到的短片当中也都是这样,数据都在增长。因此我觉得国民的心理健康不健康,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觉得,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说如果国民的精神要健康,要关注到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创新的能力,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少不了。
秦畅:这位中学生说得多好,说社会生病了,中学生在社会当中也会看到这个社会当中晦涩的,负面的一面,说得特别好。可是他们为什么看不到积极的,也有美好向上的那一面,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那一面?
徐光兴:这个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环境影响。就像今天有女性们,作为新闻媒体的人在,新闻媒体的责任是什么?在网络上面、报纸上面宣传什么,怎么正面的引导青少年,特别是年龄越少的学生越容易受影响。在这个网络上面健康的网络力量,健康的社会媒体,在新闻上面,特别是在电视上面。如果电视上面宣传的都是为了争夺眼球、收视率,然后网络上面宣传。学校上面,我告诉你这个题目怎么做,我忘了,我告诉他怎么做人,养成健康的人格,怎么感恩,怎么诚信,这些东西不讲,全部讲奥数这个题目怎么做,那我们今后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讲教育要铺开,有教无育,有野性没有人性,有知识没有文化。这个学校教育当中,“教”“育”一定要结合。
秦畅:能不能让孩子看到美好,家庭、学校、整个社会环境都特别的重要。
徐光兴:特别要给孩子阳光的心态,怎么在学校当中,对于中小学生,因为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如果用阳光心态。
秦畅:让他们变得积极、向上,主动的做调整,能不能再给我们这些在场的嘉宾一些建议。中学生也提出了怎么调试自己。
徐光兴:教师心理健康也要那个。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班级里面的学生都不健康。
秦畅:特别是班主任每天跟孩子们传递他的情绪,他对社会的解读是积极向上还是负面消极的,包括我们的家长。家长更重要,家长每天回来都是在发牢骚、抱怨,你说这个孩子能阳光向上,有阳光心态吗?不太可能。
徐光兴:赵教授研究的课题非常重要,今后这个社会的和谐,它的主战场在家庭。
赵旭东:刚才提到的学生加一个形容词描绘现在的社会,这个就是在为以后大量产生抑郁症、焦虑症在铺基础。最要命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没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的生活的意义。
秦畅:丰富。
赵旭东:现在残酷的竞争要赤裸裸的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你要不发财,就什么东西都不是。你要不当官就什么东西都不是,你当一个学者不做院士就什么都不是。我的一个小病人是咱们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才来读书,看到教学楼里面挂着十几个院士的相马上就想死了。为什么呢?他是在一个单亲家庭里面长大的,从小就立志要成功,要有前途,然后养他的妈妈,因为他爸爸不像话,把他们抛弃了,从小接受的就是爸爸很坏,很糟糕的观念,所以一定要成功。结果看见咱们学校的十几个院士一下子说我哪一天才当得了院士,现在这么笨,原来是尖子,现在是班里面的中游。后来回到上海工作,本来好好的,三四年不想死了,回来又遇到原来的同班同学在一个外资企业,硕士生学工科方面的,外资企业一个月挣一万二,他说我才挣八千,所以我又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