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病史和体征,发现湿疣疱疹肿大有下坠感,无压痛,而湿疣疱疹正常时的敏感性消失,应首先考虑湿疣疱疹肿瘤。
2.B超检查如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诊断很有帮助。
3.尿HCG检查阳性,对判断湿疣疱疹肿瘤有无滋养叶成分参考价值。甲胎蛋白检查对判断胚胎性肿瘤有帮助。
4.X线检查,可了解有无肺、骨转移。
5.CT检查:CT检查以其检查的全面性和清晰性,能更详细地、准备地反应湿疣疱疹及全身各处的转移情况,对湿疣疱疹肿瘤的临床分期、科学的综合治疗,以及预后的指导等,都有重要价值。
(二)临床分期
1.TNM分期方法(UICC,1974) 原发肿瘤(T)分期:如未做湿疣疱疹切除术,则用T表示。
Tx:未能满足确定原发肿瘤范围的最低要求。
T0:未见原发性肿瘤。
T1:肿瘤局限于湿疣疱疹体部。 T2:肿瘤扩散超越湿疣疱疹白膜。 T3:肿瘤侵及湿疣疱疹网或附睾。 T4A:侵及精索。 T4B:侵及精囊。
区域淋巴结或邻区淋巴结(N)分期:区域淋巴结即主动脉旁及腔静脉旁淋巴结,在阴囊手术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也包括在内。邻区淋巴结是指盆腔内淋巴结、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
Nx:未能满足确定区域淋巴结范围的最低要求。 N0:无区域淋巴结受侵的征象。
N1:同侧单个淋巴结受侵,如在腹股沟应是可活动的淋巴结。
N2:对侧、双侧或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或腹股沟活动的淋巴结。
N3:有腹部可触及的肿块或腹股沟固定的淋巴结。
N4:侵犯邻区淋巴结。 远处转移(M)分期:
Mx:未能满足确定远处转移的最低要求。
M0:无远处转移的征象。
M1:有远处转移。 M1a:有隐匿的转移,根据生化和(或)其他检查确定。
M1b:某一器官的单个转移。
M1c:某一器官的多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