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日前,记者在亲身体验这些名目繁多的老人保健推销会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保健品的宣传资料上大多都注明着“老少皆宜”,而当销售人员看到有年轻人光临时,不但没有表现出对待老人的那种特有的热情,反而是一脸的警惕。为了吸引更多的老人加入他们的“保奖行列,他们除了不惜血本在高档酒店免费招待“早茶”之外,还可以免费招待外出旅游。做足了这些“硬件”的同时,他们也在做足“软件”,年轻销售代表们可以耐心地听听老人的烦恼,拉拉家常,还可以“眼噙热泪”地为老妈妈咏唱《烛光里的妈妈》,做完“功课”之后,他们会不失时机把一张张“包治百脖保健品宣传单塞到老人的手上,在亲情感召下,老人们慢慢把腰包里的钱如数捧上。不得不让人佩服其营销手段的高明。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他们产品的手续、营业执照应有尽有,果真让工商部门查起来,还真找不到“机会”,但是这些产品是否如他们如簧之巧舌所说的“有病治病,无病防脖,也许只有吃过这些保健品的老人才更为清楚。记者质疑:如果夸大产品的功效,误导消费者,是不是也算是一种欺骗。有关部门是不是也该管一管。
保健品推销五大陷阱
1、以“免费义诊”引老人上钩
一些保健品营销商组织到社区、公园等处开展“免费检测”,如免费为老人测量高血压等,一检查,就说是血压增高,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进而推销产品。
2、邀老人免费旅游搞推销
一些保健营销公司不知从何处得知老人电话,打电话到老人家,邀请老人免费参加旅游,借机在旅游途中为产品做宣传,竭力向老人推销保健品。
3、借赠药之名行推销之实
部分保健品公司邀请老人致营销会场,许以赠送某种药品为诱饵,诱惑老年人掏钱购买保健品,然而,其所赠“药品”好坏难辨,能否安全用药难以保障。
4、“免费抽奖”诱老人消费
一些保健品公司会定期组织营销活动,之前会告知老人可参加“免费抽奖”,奖品丰富,将老年人邀请至营销会场,活动过程中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5、标榜“高科技”吸引老人
营销人员常称自己保健品获多种国际认证、或是国外进口高科技产品,大打“高科技”旗号,劝说老人购买商品肯定物超所值,吸引老年人花高价消费。
保健品这样吃
1.吃保健品前应咨询专科医生,不要自行服用,若经过专科医生认可,可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进行辅助治疗;
2.因我国目前还未设有供老人保健咨询的专门机构,有些社区医疗设有保健门诊,可以去那咨询;
3.多参加医院、正规医疗系统组织的高血压、糖尿并心血管疾病等专题讲座的宣教活动。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蔡民 实习生 熊佳焰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何建 实习生 陈文杰
(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