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2-03-03 21:35 | 责任编辑: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来源:网络转载 | 点击:

老人喝水少量多次 水里加点盐
 老年人户外乘凉不宜久坐硬板凳
最新研究:糖尿病患者得老年痴呆症风险增一倍
生活指南:老年人应警惕三大健康陷阱
生活提示:别拿“过劳”追赶死亡


老人喝水少量多次 水里加点盐
来源:人民网    

  多喝水不如勤喝水,口渴时也不能一次猛喝。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殷少军主任提醒,老人可以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每天在500毫升水里加上1克盐,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其次,喝水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还要避免喝冰水。

  因为气温高,人的体温也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饮品。喝10℃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这样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的退化,对身体缺水的敏感性降低,待感觉到口渴时,往往已经严重缺水。所以,很多健康宣传都不厌其烦地教导老年人天热要多喝水。但是,物极必反,老年人饮水若过快、过猛,就会对机体循环系统造成冲击。

  如果饮水过量,甚至发生水中毒。以脑细胞反应为快,一旦脑细胞水肿,颅内的压力就会增高,导致头昏脑涨、头痛、呕吐、乏力、视力模糊、嗜睡、呼吸减慢、心率减速,严重时则产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发生水中毒时,血液中水分过多,血液中的氯化钠浓度下降,出现衡释性低血钠,病人会出现全身肌肉疼痛和痉挛。(指导专家/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殷少军)(来源:《健康时报》2009年08月10日11:06)


老年人户外乘凉不宜久坐硬板凳
来源:人民网    

  据《辽宁老年报》报道,中医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这不无道理。盛夏季节,老年人在外锻炼或乘凉时应该多加注意,以免坐得不当惹病上身。

  “冬不坐石”是因为石头具有聚温性传导性,在冬季十分寒凉,属阴邪,对人体有侵害,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尤其容易伤及肾脏。“夏不坐木”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干燥的,但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和关节炎,也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

  另外,老年人在外锻炼或乘凉时也不可坐“硬”。老年人如果长期坐硬板凳,容易患坐骨结节性滑囊炎,屁股一接触板凳就会疼痛,且难以治愈。因此,老年人夏季外出时最好常备个薄垫子,避免因坐得太硬而伤及身体。(来源:《广州日报》2009年08月10日13:39)

 

最新研究:糖尿病患者得老年痴呆症风险增一倍
来源:新华网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透露:目前中国有糖尿病患者 3500 万人,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内,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从低于 3 %的低患病率国家跨入糖尿病中等患病率( 3 % -10 %)国家行列。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跟同样年龄同样性别的健康人相比,Ⅱ型糖尿病人得痴呆症的危险要高一倍。

  美国加州研究人员对 2 万 2852 名Ⅱ型糖尿病人进行长达八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对糖尿病人来说,血糖越高,发生痴呆的风险越大,血糖高意味着糖尿病严重。瑞典科学家对 1173 名 75 岁以上老人的新研究发现,即使那些处于糖尿病边缘的人,也比血糖正常的人患老年痴呆的危险要高 70% 。

  Ⅱ型糖尿病属于较常见的类型,通常跟肥胖有关。这一发现让人们担心,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全球死于老年痴呆症的人数也会上升。而且对糖尿病人来说,他们面对的威胁除了心脏病、中风、肾衰竭、失明和截肢手术外,又增加了老年痴呆症。

  研究人员初步认为,糖尿病引起的心脏血管问题,可能阻断血液流向大脑或引发中风,结果造成痴呆。不过研究也显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措施也有助于减少痴呆的危险;另外也应对一些糖尿病药物进行试验,看它们对痴呆病人是否有帮助。目前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只能适度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病人的大脑里和Ⅱ型糖尿病人的胰腺里,都有破坏性的淀粉样物质 (amyloid) 沉积。

  另外,大脑中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水平不正常,可能也有害。一些研究发现,大脑中胰岛素太多会造成淀粉样物质沉积,他们甚至提议,老年痴呆症实际上可能是“Ⅲ型糖尿病“,即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   

  那些有高血压的边缘糖尿病人发生痴呆的危险最大,不过这种较高风险只发生在不带有 Apo-E4 基因者中。 Apo-E4 基因是导致家族性老年痴呆的基因之一。

 

老年人应警惕三大健康陷阱
来源:新华网    

        时下老年人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而一些不法商人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特点,采用各种推销方式来牟取暴利。日前有关人士指出,老年人在选购商品、接受服务时,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免费体检或商家的花言巧语欺骗。

       现在一些社区内的宣传栏中时常可见一些所谓“义诊”或“健康讲座”的通知,其中许多都是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不少老年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听讲座或免费体检,结果最后在百般推荐之下买了商家的产品,花了不少钱却没见到什么效果。

       吉林省集安市凉水边防派出所民警姜峰介绍说,在社区内经常发生居民被骗的事情,因为没有开具发票或者事后找不到人,通常都无法追回损失。他建议,老年人应警惕三大“健康陷阱”:

       一是不法商贩打着“义诊”的旗号在小区或公园内推销药品、保健品及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的办法,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的健康隐患,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二是以举办“健康讲座”的名义,邀请老年人参加,夸大其产品的有效性,动员老年人购买,并以各种理由拒绝开发票;

       三是利用平时家中只有老年人的情况,上门推销,将普通的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产品,吸引老年消费者。

 

生活提示:别拿“过劳”追赶死亡
来源:中国人口网摘编    

   “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上世纪 80 年代,当日本的“过劳死”现象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时,大家都觉得“过劳死”似乎离我们还十分遥远。如今,“过劳死”已经走近我们,并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比比皆是。现代人整天忙于工作加班,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时间休息、运动和娱乐。越来越多的人整日感觉疲劳困倦,没精神,但为了生活,还是得强打精神出去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会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恶性循环,终于有一天,身体再也支撑不住,轰然倒塌。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疲劳过度的人就是在追逐死亡。”然而,很多超负荷工作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里隐藏的健康隐患。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有资本,怎么拼都扛得住,抱着“四十岁以前用命换钱,四十岁以后拿钱换命”的想法,不停地透支自己的身体。专家指出,“过劳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珍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专家警示不爱惜身体的人:当你的身体透支到一定程度,整个身体机能处于瘫痪,到那个时候,不管花多少钱也补不回来原先健康的身体,那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人体就像“弹簧”,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产生永久形变,导致老化、衰竭、死亡。千万不要让你的“生命弹簧”失去弹性,小心地呵护保养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过劳死”只能预防,“累”病没有特效药。适当地休息和减压是保持“弹力”的良方,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每个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从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挤时间去旅游、运动、唱歌、跳舞,劳逸结合才能保持生命的弹性,远离“过劳死”。 (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