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XX频谱公司在销售“频谱水治疗保健仪”时,为记者提供的宣传资料中称,保健仪制出的“频谱水”对内科的支气管炎、哮喘、肠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外科的伤口愈合不良等症,骨伤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口腔溃疡、咽炎等疾病都有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销售人员还介绍,“频谱水”制作过程很简单,只需把自来水流经频谱仪,水就具有各项保健功效了。
而据2005年7月11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第10号公告,公告中规定“涉水产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
“亲情牌”诱惑阿公阿婆上钩
面对市场上各类保健品的激烈竞争,保健品公司不得不在营销方式上挖空心思,考虑采取何种方式来打动老人,从而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记者走访广州多处保健品营销点发现,营销公司几乎都把“亲情牌”作为一大法宝,用极其人性化的方式先打动老人,然后顺水推舟,称为了老人健康着想,伺机推销其保健产品。
“亲情”骗术
聊天解闷 趁机推销保健品
为了让老人们最终掏腰包买下这些产品,销售人员大打“亲情牌”,他们通过非常人性化的方式来实现营销目的。如XX频谱公司成立了老顾客俱乐部,只要是购买过产品并积极向新顾客推荐的,都获邀加入该俱乐部,可以经常参加公司举办的茶话会、文体表演活动、短期广州近郊游或港澳游,费用全部由公司负担,并且公司销售人员会经常打电话慰问老人最新身体状况,与老人拉拉家常,甚至有些还上门拜访。逢重阳节或是中秋节等,销售代表还会拎着礼物上门看望老人。
难怪记者在采访不少购买过该产品的老顾客时,他们都称,“我们都好像一家人了,平时我有什么不开心都会来营销点,跟大家聊聊天”。
母亲节里 含泪唱《白发亲娘》
今年母亲节次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XX蜂胶”在广州某宾馆的营销会场,该公司利用母亲节这个主题,让主持人为大家献唱《白发亲娘》,眼含热泪哭喊着唱完时,不少在场老年妈妈们很受感动,拿出纸巾抹眼泪,“这个女孩这么孝顺,肯定不会骗我们”,记者旁边一名抹眼泪的阿姨悄悄对其他人说。当时全场沉浸在一片感动中,正在这时,公司负责人带头为全体老人们每人献上一枝康乃馨,不少人当场就表示:听完讲座后会先买些产品尝试。
虚假广告 骗老人到场买药
前几天,记者接到一位老年消费者朱伯报料,78岁的朱伯向记者投诉,说他曾在报纸上看到对治疗骨关节痛有特效的“X蜡”广告,便按报纸上的电话打过去,电话中,销售员邀请他到广州人民中路某酒楼,称现场将可向医学专家免费咨询骨关节疼痛的防治,还可优惠购买产品,并许诺只要到会均会赠送“骨XX蛋白”作为礼品。朱伯应邀前往,被带进会场坐下后,朱伯忽然发现,会场贴满了“XX绿藻”的巨幅标语,一名销售人员随即过来向他“洗脑”,拼命宣传产品能“治百病”的“神奇功效”,朱伯质问,为何当初说好是卖“X蜡”,现在却又卖另一种,销售人员一脸尴尬后狡辩说,买“X蜡”不如买“XX绿藻”效果好,又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还说是为了老人的切身利益,他们将会推荐最好的产品。活动结束,朱伯一直未见到电话中许诺“X蜡”和“骨XX蛋白”踪影,该公司请来的3名“专家”也一直鼓吹大家购买“XX绿藻”,丝毫未提“X蜡”。“当时来的全是老人,不少人还被说得心甘情愿掏钱购买,挂了“、‘羊头‘却卖‘狗肉’,不明摆是骗老人钱嘛”,朱伯显得生气地说,“骨关节痛的药没问到,倒是被销售员疲劳轰炸了几个钟头,一直骗说有‘骨XX蛋白’把人留下,最后见我不买,他们口气立马恶劣起来。”
老人药托 喝早茶逛公园顺带搞推销
高小姐说,自己小两口平常要上班,周末才能去探望父母,平时父母喜欢跟附近的老人邻居一起喝喝早茶、去公园锻炼。然而,两个月前,高小姐在爸妈家发现,爸妈新买了一个3000多元的保健仪。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两老在喝早茶时认识了一帮退休老人,其中有一个阿婆向大家极力推荐,说有个保健仪疗效特别好,能祛除风湿、降三高,于是两老便被拉过去看货。一看,竟然要3000多元,高妈妈嫌贵,就说没带那么多钱,营销人员却说没关系,可以先付500元,高爸爸耳根软,禁不住劝,就先付了500元,后来还从存折里取出了2000多元的退休金付清了货款。
没想到,拿回家一用,家里电表转得特别厉害,用了两个月,三高也没降下来,后来两老嫌没地方放,又将保健仪送给了亲戚。“我有一点很担心,就是我们做子女的不能干涉老人与老年朋友交往,但不知为什么,老人们凑在一起,对彼此的话特别信任,上周我老妈又被一帮常在一起活动的老姐妹拉去看蜂胶产品,后来我及时发现,才又劝住了没买。”高小姐说。
广告吹水 不信医生治疗信广告承诺
陈小姐告诉记者,最近,61岁的妈妈老说自己视力模糊,看书也看不清楚字迹,眯着眼看不到5分钟就很累了,怀疑自己得了老花,于是,陈小姐陪她去中山大学眼科医院检查。检查完后,医生认为,陈妈妈眼睛功能正常,只是有些微老花,建议戴个老花镜,不需用药。妈妈却觉得戴老花镜很不方便,坚决不肯戴。
一个周日上午,陈小姐回到爸妈家,发现老妈不在,就跟陈爸爸说起这事,陈爸爸才说漏嘴。原来,两个星期前,陈妈妈在邮箱发现了一张广告宣传单,单上说有药能为老人眼部提供营养,对治疗近视、老花眼效果特别好,只要用药,就可以不用戴眼镜,每盒168元,一盒一个疗程,用6个疗程就能为眼部提供充分足的营养,可让视力恢复正常。“我当时就问我爸,老妈是不是出去买药了,我爸才告诉我,老妈听说农林下路某间药房附近有卖,一大早就跑过去看了。我家就在农林下路,于是赶紧下楼去找。”陈小姐说,后来,她找到了那家药房,发现药房将其中一角租给眼部保健品作营销专柜,而陈妈妈正坐在专柜前,聚精会神地在听营销员讲药品疗效,“我在她背后站了足足一分钟,她都没发现。后来我跟她争吵,说都带她去看医生了,怎么连医生都不相信,反而相信广告呢,好说歹说才把她给劝住了。”
无疗效知上当索赔难
专家说,目前老年人保健咨询缺乏正规渠道,辨别力不高的老人抵挡不了强烈的推销攻势
据相关医生透露,他们每年接触的老年病人中,因朋友介绍或看到报纸宣传而购买保健品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患慢性病和晚期肿瘤的病人,很多都购买过市面上各种保健品。医学专家认为,目前老年人保健咨询缺乏正规渠道,加上老人辨别力不高,往往抵挡不了强烈的推销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