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性行為可以很不一樣–如果男性的陰莖像黑猩猩、獼猴或老鼠一樣,有一些硬的小突起。
為什麼人類的陰莖有別於其他動物,沒有突起的刺棘?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調控陰莖型態背後的分子機制。他們確切指出,是由於某些大量的非轉譯序列的缺失,影響了雄性素受器蛋白的基因表現。
「這是塊很小但卻很迷人的拼圖,可以拼湊出人類特徵的演化」,主導這項研究的發育生物學家Gill Bejerano,還有其同事David Kingsley說到,「我們在討論時加入了分子觀點至少幾十年有。」
圖片引用自nature news
研究人員還指出我們如何演化出比黑猩猩還大的腦袋,還有失去大猩猩臉上的鬍鬚感官。
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我們比起早期祖先,有更一夫一妻的婚配制度,而光滑的陰莖,是適應這制度的結果。老祖宗們,可能在性交時,利用陰莖上的刺棘,刮除競爭者的精子。然而,我們對於「這轉變如何出現」所知不多。
研究團隊並不打算研究陰莖的突起。反而是和黑猩猩的比較,去尋找在人類基因組裡丟失的DNA片段,以試著指出這些片段的功能。
Bejerano 和 Kingsley解釋說,這研究方法有別於其他大多的實驗-關注於那些自人類基因組裡丟失的部份,而不是獨有的部分。首先,他們有系統地找出510個出現在黑猩猩上,但人類沒有的DNA片段。這些片段存在於基因和基因之間的「不轉譯區域」。接著,研究人員對兩個片段感興趣:一段靠近雄性素受器(androgen receptor, AR)基因;另一段則靠近腫瘤抑制基因GADD45G。
將這黑猩猩的這兩片段植入老鼠胚胎後,第一段片段會使陰莖長出突起,還有臉上出現感覺鬍鬚;第二段片段的功能像是腦部生長的「煞車」,將這片段移除後,似乎能讓人類演化出較大的腦袋。
資料來源:NatureNews [9 March 2011 ]
其他報導:ScienceNow [9 March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