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7日消息:据《东方教育时报》报道,“有一种含片叫‘清嘴’,有一种零食叫‘挑豆’……”长期从事青春期教育研究、常年为年轻教师开展青春期教育培训、曾参与《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工作的戴耀红,形象地描述了当代青少年所处的新环境。她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性教育不仅非常必要,也是学校不能放弃的一块育人阵地。
“要不要”已不存争议
“学生上网,突然弹出来一条黄色信息,第一次他们可能觉得很慌乱,脸红,立刻将网页关了,但第二次、第三次时,他们可能不再那么慌,后来甚至还主动想看。”在戴耀红看来,电脑上网、手机上网已经非常便利,这使得如今学生所处的不再是“净土”。此时,如果学校不给学生讲性知识,而是放任学生通过不良渠道去了解,就很可能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性观念、科学的性知识。
戴耀红表示,教育界的“性教育忧虑”由来已久。上海开放时间较早,程度较高,学生性教育的尝试已经有30个年头。探索之初,性教育是以生理卫生课的形式出现在中学课堂上。当时,各方主要围绕要不要开展性教育而展开探讨。而今经过30年的探索,各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