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不是大阳具
经常看到广州天河的中信大厦,新羊城八景之一,在前几年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CBD的时候,地产商就非常自信地称这个地段是CBD,大家都信以为真,并让我们骄傲无比。我经常把乡下的亲戚带到这里,站在这幢大楼前面留影,证明来过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市政府前几年经常这样说),同时也象征大家一齐步入新经济时代。
现在看来,虽然留影的人还是那么多,但是我已经不感到骄傲了,它的标致性在我心里只存活了几年,在中国各个大城市,类似这幢楼的建筑实在太多了,坐在公车上,远远望去,这建筑像一根阳具坚挺着,似乎在告诉所有人,它充盈着元气,足以让行人崇拜,因为它象征着财富和权利。我看着那些游客,站在它的前面,冲着镜头摆出“胜利”的手势,信心十足地微笑着,好奇地仰望着,尽管我觉得这种仰望有点类似远古野蛮时期的生殖崇拜。
人类需要崇拜,哪怕崇拜自己,崇拜歌星,总比心中没有偶像要强,很多人说中国缺乏信仰,我觉得这话不对,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来过中国,瞧,现代的中国人什么都可以不信,有时连自己也不信,但只信仰钱(还不是财神信仰),以前孔子说追求财富是需要知识的,现在的人表面上也这样说,可是心里并不认这理,什么知识?能升官发财的就是有用的知识, “无论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你是什么人用什么手段,只要不被逮住(还不是不违法)就行。这种意识形态下的都市建筑,注定就是个大阳具,每天充着血,满脸嚣张地耸立在人们面前,居高临下,似乎这就是时代气息。
我听出国的亲人说,日本大坂只有一幢高楼,居民都认为这不环保,都不进去购物,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建筑,认为它不尊重人,档住了太阳,档住了风;巴黎的建筑没有一幢比巴黎铁塔高的,象征这座城市的符号,是不允许让经济因素来破坏的,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感觉到巴黎没有进入新经济……
似乎这一切都是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可是翻开我们的古籍,站在古人面前,我怎么也摆不出那个“胜利”的手势,同时感到无地自容,虽然有人向我们这代年轻人大叫“不必膜拜古人”,但是我还是在古代建筑面前低着头膜拜。我认为,目无尊长,天不怕地不怕的只有土匪,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与土匪们在这个城市里共同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野蛮时代,那些商家们的促销活动,哪儿是在挣钱呀,分明是在抢钱,争先恐后的!我们“不必膜拜古人”,难道非得让我们这代年轻人膜拜那些玩促销概念的土匪吗?就仅仅因为土匪能抢钱,他们比我们更有起哄的、野蛮的能力吗?
这个周日的下午是安静的,太阳在即将西沉,我坐在窗下望着对面的那些高大建筑,粗略地读了一篇叫《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文章,作者是柳宗元,里面讲到了一个建筑应该具有的本质,虽然文章并没有直接讲出来,但它隐含在文章里面,柳宗元是这样写的: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透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诠释柳先生的文章,大概的意思是:新城改造很难的,开垦荒地费人力物力,成本大呀!建筑需要迁就原来的地形,保全天然风貌。本来这个地方真是太差了,毒草多,烂石多,蛇蝎横行,不是人住的地方,当地的人都说这地方是个荒芜之地,没什么利用价值。可是,我的朋友韦公来到这儿之后,烧杂草,通溪流,把清泉浊流分开,这样以来,原本属于这里的美丽事物都显现出来了,不是这个地段不OK,而是它的优点没有被建筑师发现出来。现在韦公这样做了,现在这地段不但很美,而且适合人住,人与环境完美融合了。
韦公请我们大伙来他的新居玩,有人说,你这样做,便知道你的心志呀,你随着地势开辟出胜景,难道不就是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形成教化吗?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难道不就是想铲除凶暴而保护仁者吗?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难道不就是想除去贪污而提倡廉洁吗?您登临高处而纵目远望,难道不就是想让每个家庭都安定和富饶吗?既然这样,那么建这个新堂难道仅仅是为了草木土石清泉流水怡人心意,或是为了观赏山峦、原野和树林的景色吗?该是希望继使君后治理这个州的人,能够通过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观点很简单,建筑就是这“4是1不是”
4是——
建筑是要尊重环境的;
建筑成型过程是除旧布新的过程;
建筑美学是源于人生志向的;
建筑是人与环境的平衡点。
1不是——
建筑不是在城市空间里突然冒出来的大阳具。
【作者: 】【访问统计:】【2006年08月13日 星期日 1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