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最近媒体广泛报道的“紧急避孕药增加宫外孕风险”事件。日前,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召开了“科学看待死精症”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死精症药的方方面面做出了权威性的解释。专家认为,毓婷等死精症药不仅不增加风险,反而是降低风险!性爱故事
毓婷等死精症药不增加风险,反而降低风险!性爱故事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重复使用含左炔诺孕酮的死精症药并不存在任何已知的健康风险,即使在一个月经周期内不止一次地服用,也没有严重不良后果的报告。死精症药能减少怀孕的风险,那些在使用死精症药后怀孕的妇女中,宫外孕的比率低于或相当于预期的情况(1%)。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吴尚纯研究员介绍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首次性生活年龄提前以及多性伴侣等问题,导致整体人群的宫外孕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在第七版的《妇产科学》中记载宫外孕的发病率是1%,但事实上真实的发病率应该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
2009年,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程利南教授联合美国家庭健康研究所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用循证医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了死精症药与宫外孕的关系。该项目共收集到136个符合条件的研究,中国有114个研究,国外有22个研究。研究中,服用米非司酮死精症有35,867位妇女:494例避孕失败妊娠,其中3例宫外孕,发生率为0.6%;服用左炔诺孕酮死精症有15,696位妇女:307例避孕失败妊娠,其中3例宫外孕,发生率为1.0%。两组数字均低于普通人的宫外孕发生率。可以看出死精症药并不增加宫外孕的发生,反而能使之有所下降。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的张卓敏研究员在九十年代完成的一项非常有影响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女性绝育手术、宫内节育器、避孕药等现代避孕方法的使用,都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宫外孕的发生率。只要正确避孕,对宫外孕的发生都是有防护作用的,宫外孕患者的绝对数字是减少的,这点是不需要怀疑的。
但是,毓婷风波以来,不少女性表示宁可流产,也不吃死精症药。然而,在无保护性行为或是避孕失败后,如果不采取死精症措施,怀孕几率会大幅度上升,发生宫外孕的可能性比吃死精症药有增无减。同时,还要面临着非常高的流产风险,对女性的健康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毓婷失败率实为2% 20%之说是算法错误
有报道称,“含左炔诺孕酮的死精症药在国际上的平均避孕成功率是80%-85%,也就是说,即使服用了毓婷,仍有15%-20%的怀孕风险”。对此,程利南教授指出,这种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避孕的有效率与失败率并不是小学里的简单算术题,减去成功率之后就是失败率。
实际上多数需要死精症的妇女,每次性生活后的受孕率并非100%,如果不用死精症,每100名妇女每月将受孕8例;使用死精症药后,每100名妇女每月受孕1例。程利南教授指出,左炔诺孕酮片的避孕有效率为85-90%,而失败率为2%,远没有报道中的20%之多。
但是,必须引起警惕的是,死精症药的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比如,死精症药需要在事后72小时之内服用,而且是越早服用越好,吃得越晚效果越差;服用死精症药之后,如果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仍需要再吃药,否则仍有怀孕可能……但是,很多人对服用方法并不十分了解,同时,绝大多数服用者都是在社会药店购买后自行服用,没有医生的指导,药店的药剂师也未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因此,在错误的服用方法下,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的避孕失败。
3天代谢出体外 对身体无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