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技巧
女性发展研讨会在妇儿大厦举行。本版图片均由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铠峰 摄
今年是“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在昨天于深圳妇儿大厦举行的深圳市妇女发展研究会会员大会暨女性发展研讨会上,7位专家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不同角度对当代女性发展的诸多前沿的问题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报在今天和明天特辟专版,刊登专家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代表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专程赶来祝贺,并对专家们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女性的话题是一个美丽而生动的话题,因为有了女性生活才有激情和色彩;女性的话题又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生活在变化;女性的话题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女人与音乐一样,永远不会过时。”
“听了专家们的演讲,我受到很深的思想启迪。”吴忠认为,这些演讲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思想的深度,既有政治和社会的思考,又有文学和美学的观照,反映了我市女性问题研究的实力和水平。希望这样的研讨会能够常设化,每年办一届,常办常新,也希望全市社科理论界和新闻媒体界能够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女性研究,更多地支持妇联工作和女性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吴忠强调,女性的进步就是民族的进步。女性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思考女性的角色,定位权利和利益的问题。一方面要多关注弱势妇女群体,比如深圳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一些妇女群体,荡涤封建男权思想在当代的遗风,还女性应有的社会权力和家庭地位,促使女性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必须关注现代家庭的变化,注意避免男女角色的错位,尊重自然、尊重差别,优势互补、和谐发展。
市妇联主席蔡立认为,当前深圳正处在一个再次实现发展跨越的机遇期,也是加快实现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为妇女理论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舞台。她提出3点希望与大家共勉:一是把握时代脉搏,使深圳妇女理论研究水平与特区发展相适应;二是贴近妇女实际,为妇女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三是积极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研究会是妇联的一个聚宝盆、智囊团,也是妇女工作的一个助推器。”蔡立希望会员们共同努力,为活跃研究会工作、提高妇女理论研究水平献计献策,努力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当好参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市妇联副主席、妇女发展研究会原任会长原丽萍总结了近5年我市妇女发展研究工作。她说,研究会会员来自深圳大学、市委党校、市职业技术学院及妇联机关、教育卫生系统等多个行业,涵盖领域广泛,层次多元。近5年来,会员们结合深圳实际,放眼国际,就妇女基本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推出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先后有多篇论文与著作发表或出版,并在全国妇联、省妇联组织的大型评选活动中获奖。
市妇联副主席、妇女发展研究会新任会长蔡巧玉主持了研讨会,她表示,作为深圳人,回顾100年妇女运动,必然聚焦最近30年,女性争取自由、平等、发展的步履,深深印在深圳这块热土,城市的发展给女性进步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条件,也推动着女性自强不息、奋发向上。30年来,深圳女性不仅与男性朋友们一起高歌,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走向复兴》,同时也深情地吟唱“我只想要和你一起飞翔……”她表示,今后将努力把研究会建设成具有深圳地域特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民间学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