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疗:拯救性功能障碍更要拯救心灵(2)
2011-07-31 07:52 |
责任编辑:admin
| 来源:未知 | 点击:次
在国外,乳腺癌切割性功能障碍后,做再造手术的人很多。专家分析,性功能障碍再造病人不多的原因,主要在于切乳病人的年龄40—50岁比较多,对再造的需求相对少,而相对年轻的病人则对此手术的需求量大一些。
拯救性功能障碍更要拯救心灵
统计表明,大约30%—40%的乳腺癌病人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压抑和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和一定程度的性功能紊乱。中医认为,心理压抑会导致气机紊乱、气血循环不畅通,会加重癌细胞的扩散,导致短期内的复发。
今年8月8日,上海乳腺癌临床医疗中心与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联合成立妍康沙龙,这是一个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身心康复的沙龙。沙龙负责人介绍,乳腺癌患者通常渴望得到心理安慰和关怀。原因是,谈癌色变是人之常情,而女性又尤其敏感,她们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往往会影响她们病情的稳定。此外,乳腺癌的高峰年龄正好在女性更年期前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性功能障碍切除后,她们往往产生“我不是完整女人了”等想法,对自我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认识都开始出现紊乱。45岁左右的女性,往往也是事业、家庭压力最重的时候,她们的病情加重了原有的压力,所以对她们心灵的看护和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
专家指出,乳腺癌是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绝大多数病人生命期较长,特别是一些早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一般病人经过治疗可重返工作岗位。
诱发乳腺癌的八大危险
家族遗传: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月经因素: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2岁,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初潮17岁者大2.2倍;绝经期晚于50岁者,比45岁后绝经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流产过多:正常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反复人工流产,或18岁以前多次做人工流产者,易引发乳腺疾病,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性生活质量差:乳腺疾病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女性的性压抑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肿瘤的发病几率。国内有关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潮;初婚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
抑郁情绪: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性功能障碍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过度肥胖:肥胖与乳腺癌密切相关。女孩肥胖易性早熟&cols=1 target=_blank>性早熟,为日后患乳腺癌埋下祸根。肥胖者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高于非肥胖者3.45倍,因为脂肪堆积过多,雌激素的生成便增加,多余的雌激素被脂化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内,并不断地释放进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剌激,久而久之,易引起乳腺癌。再有,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体内胆固醇升高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抑制了免疫功能。
沾染陋习: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性功能障碍的作用。
文章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