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报业网讯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噼噼叭叭放鞭炮。”随着春节的临近,这首童谣在我的脑海里频繁闪现,把我引向对童年过春节的温馨回忆之中。记得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小伙伴们都扳着指头盼过年,有首童谣最能勾起我们对过年的期盼:“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祭灶关......”到了大年三十夜里,大人们照例要嘱咐一下不许如何如何的“老皇历”,再非常神圣地拿出新衣新鞋,当然还有一张崭新的压岁钱。晚上躺在被窝里,我高兴得难以入睡,一遍又一遍地摸着新衣服和压岁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最幸福的人。初一五更,勤快的人早早地燃起了鞭炮,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地从被窝里爬出来,穿上新衣服,走东串西给大人们磕头拜年,还可以收到一把花生或者核桃,更多的是大人们的夸奖和鼓励。新年一过,我们又在盼望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物质条件的改善,我对春节的喜悦和期盼慢慢地变淡了。新衣服新鞋子平时啥时候都可以买到,想吃好的随时都可以吃到,亲戚朋友之间的来往也渐渐地少了几分关切,多了许多功利。自己的孩子过春节,尽管吃得一年比一年好,压岁钱一年比一年多,也没有人再唠唠叨叨地向他们灌输那些“老皇历”,但像自己小时候的那份愉悦的感觉却很难找到了。许多人平时忙于生计,到过年只留下一个累字了。在吃上弄出点花样儿,难!外出旅游开眼界,一是拥挤,二是没钱;那就看看文艺节目吧,文艺晚会在大多数人的心目里感到越来越差劲儿,不知道是那些艺术家江郎才尽了,还是大众的欣赏胃口提高了?因此,很多人都在抱怨:春节没有过头儿了,春节还是取消了吧!
春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体现亲情的极好机会。我想自己对春节的厌烦和麻木,来自于自己童心的泯灭。尽管童年已经离我而去,但是自己完全可以在过年上多一些童心,把春节当成狂欢、喜庆、温馨的节日来过。我愿意相信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相信三十夜里不睡觉就可以把福守住,相信春节给长辈们拜年才更能体现孝心,相信春节给晚辈们鼓励才更能体现关爱。其乐融融的团圆饭,热热闹闹的朋友宴,会增加多少融洽,会消除多少隔阂。七天的休息和娱乐,盘点过去一岁的得失,积蓄崭新一年的力量。 只要童心未泯,我们就会永远年轻,我们也就会过一个愉快的大年。
责任编辑:金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