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买经历
我最开始考虑买一副耳机是在上学期期末的时候。那段时间天天都上自习,准备期末考试,每天都戴耳塞感觉实在是很不舒服,而且长时间听那种效果的音乐也实在是一种折磨,所以开始考虑买一副耳机。
头一个考虑的是铁三角EM7,很漂亮的耳挂,佩戴也很舒适,特别是很少有适合戴眼镜的人佩戴的耳挂,包括A8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同学有一副,听过两回,但是时间都不长,印象还不错,算是最开始的一个候选人。另一个选择是PP,室友就有一副,所以经常都可以拿来听,比较熟悉。不过PP有一点很恼火的是戴的时间长了会头痛——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我对佩戴舒适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要不然我也会考虑耳塞的,所以PP基本上被排除了。
那个时候的计划是初步的,只是有这个想法,身上却一分余钱也没有,就想等过完年看看能不能留出些钱来——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在钱上面自控能力确实有问题,买M1的钱最后也是找人借的。
寒假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PRO.2的三款耳机,说实话,真的不错,声音很纯粹,干净,虽然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来得很正。不过因为对这个品牌不太了解,而且它的声音取向和老爸的音箱很接近,效果却差了一大节,不太适合我。我买耳机就是为了在学校或者在路上听一些流行,或者在看书的时候能用音乐掩盖一下周围的嘈杂,所以希望声音可以热烈一些,奔放一些,想要原汁原味的东西我还是回家的好。
PRO.2也被淘汰了。这期间我还考察过FC7、ES5两款铁三角的东西,FC7是因为老板坐地起价所后没有成交,ES5没有听到,老板不提供试听,所以不敢下手,而且坛子上好像也不多见关于ES5的文章,毕竟存点钱不容易——准确的说是应该是借点钱不容易。
过了几天,估计室友是被PP夹得有点痛苦了,加上我一天到晚的念叨,也动了买耳机的念头,实话说从一开始我就想拉他下水的。他开始考虑SR80和M1,A900还有DTX900几款——这小子出门预算就比我高,米人啊……后两款我根本没作考虑,因为我不想在教室里被人当作怪物(现在才知道戴M1进教师也不怎么样,纯粹就是带了两个小喇叭,周围的人都恨不得把我¥%……%◎)。觉得SR80和M1还不错,于是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找了一家店听了大约两个小时的SR80,老板自己用的,声音已经完全出来了,听的全部都是自己熟悉的CD,男声、女声、钢琴、弦乐都有。感觉除了有些部分的低音渲染的比较过分以外,其它的都很符合我的要求,非常动心。外观做工虽然确实粗糙了一点,但也还算有个性,不像PP,纯粹就是个玩具。不过老板的一句话又让我犹豫了,他说新的80戴着会很痛,M1也一样,耳朵可能会肿……天啊,我可不想买个耳机会来折磨自己的耳朵,忍一下吧,再看看有没有其它的。
3月28号那天下午室友进城去找他的DTX900,大概晚饭的时候打电话回来说他最后决定要DT440,还说他在那家店有M1现货,问我要不要。我考虑了几分钟回电话说要。不过当时心里真的感觉有点悬,因为从头到尾我都没听过M1,哪怕一耳朵,只是看介绍说M1算是80的一个特别版,在一些方面做了些修正而已,应该不会差太远。最关键的是而且室友说M1佩戴要比80舒服很多——这是我最后下定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下午5点多到晚上十点多,我一直在焦急等待。终于在块十一点的时候拿到手上了。爱丽斯也真够狠的,连包装都不换一下,只是在包装盒后面贴了一张规格说明,而且还是M1、M2、MP印在一起的,这也太省了一点吧?耳机本身和80几乎一样,只是海绵套和上面印的字不一样(这里想问各位大大一下M1的海绵套要多少钱,那天问80的老板说一副要60,抢人啊?一副MX300哦)。听第一耳朵没感觉,因为确实比较兴奋,而且周围同学也都想凑个热闹,一直到熄灯上床我才听了完整的第一首歌。
二、第一感
上床的时候是随便拿了两张CD,第一张蔡依琳的《海盗》,第一首歌是《柠檬草的味道》,前半部分的表现不错,到了后面高潮部分就觉得高频略微有一点毛刺,不是那么从容。然后是《始作俑者》,M1在这首歌上表现了很醇和的人声,温暖,自然,但是高频上的问题却也在这首歌里面暴露的更明显一些,不知道多听一段时间会不会有改善。
后面几首歌都是M1的强项,《LOVE LOVE LOVE》,《第一优先》,《乖猫》,这种奔放的,而且带一些舞曲风格的音乐在M1上面表现的非常热烈,很容易就能调动起人们的情绪。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声音热烈,但并不嘈杂,游刃有余。这一点在和PP对比的时候感觉会特别明显,PP在这种时候会显得很闹,稍微有一些混乱的感觉。
第二张CD是孙燕姿的《Stefanie》,第一首歌《奔》一开始的那几下低音就是我那天在80上面感觉有些过分的部分,换到M1上面,感觉比80结实,80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一种“膨胀”的味道,很有压迫感,但是这种压迫感在我看来并不讨好。而M1则是把80上面那些膨胀开的低音收拢了,汇集了,一下是一下的,丝毫没有拖泥带水,这也是它为什么比PP干净的原因,非常好。
听到《我的爱》的时候,M1在女声方面的弱点再一次的暴露了,我反复听了好多遍这首歌,孙燕姿本身非常醇厚的声线往上走的时候M1显得有些紧张,回落之后M1也恢复了从容的姿态。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没有煲开的缘故,而且那天我试听80的时候也没有这种感觉,莫非M1在高频上差了80一节?有大大能告诉我M1大概要多久才能出声吗?提升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慢慢来》一开始的时候有一段拨弦,从左到右,这一段给我的感觉有些难受,不过我估计这应该是耳机的通病——有一段声音从你的头里面穿过你能好受吗?而在用音箱的时候你会感觉这一段声音是从你面前滑过的,很舒服。
第一次听前后大概有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取下来的时候还是觉得耳朵有一点疼,不知道80是不是更严重,呵呵。
第二天一早起床,迫不及待的拿出最近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男声——阿强,第一首《草帽歌》,说实话,有点失望,特别是在音场上,别说和DT440相比,便是和S01相比也有所不及——我绝不是替S01说好话,事实上我一直不喜欢S01,可以翻我以前的帖子,不过在这一方面,或者至少是这首歌给我的感觉,S01确实有出乎意料的表现。换到下一首歌,《思念谁》,相比前面一首歌的失望而言,这首歌M1的表现还算正常,在我预想的范围之内,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也没有掉链子。
——未完待续,这几天没有什么特别的新的感觉,但我还在期待着某一天M1能给我一个惊喜。总的说来,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后悔这700块钱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