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1.什么是青春期?—10-19岁的特殊成长发育期,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
2.什么是性教育?
①狭义的性教育—生理,身体发育,身心保健,疾病预防。
②广义的性教育:人生教育,婚恋教育,男科平等教育, 涉及社会文化、道德精神层面。
3.人口学事实——青少年“性待业期”延长
4.青春期(性待业期)的教育空缺
家庭—基本未承担责任
原因:①家长观念滞后,羞于启齿
②认为性是无师自通,不必教育或者认为是学校的事
③担心刺激孩子早熟
④家长自身不具备青春期相关知识,知识储备不够
学校—疏于此项责任
原因:①应试教育的压力
②缺乏训练有素的师资
③太多课程争抢课时
④难以把握适时、适度原则
媒体—五花八门,科学教育的知识缺少,邪门歪道的信息泛滥
原因:①正规媒体商业化,性化,不分级,青少年不宜的节目和广告甚多
②非正规媒体瞄准青少年这个群体,钻性教育缺乏的空子
③黄色淫秽媒体技术高超,花样翻新,吸引青少年
5.严重的后果 紧迫的形势
①少女怀孕堕胎低龄化——已有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
②艾滋病肆虐,威胁青少年的健康与生命
③不成熟的性关系,留下诸多心理隐患
二、青春期教育的内容——
1.“少女课堂”、“少男课堂”、“家长学校”的课程
①走进生命的春天,悦纳你的青春体貌
②让我猜猜你心中的秘密,也许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你
③“早恋”?——少男少女的交往与青春友情
④春天,就忙春天的事吧——维护安全、健康,拒绝毒品,艾滋,网瘾,感恩
2.青春期教育的方法: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尊重孩子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
三、少男少女交往的功能
1.娱悦身心,增进健康
2.青春期的社会化
3.实施心理救护、预防心理危机
4.激励学习进步,提升自尊自信
四、友情与爱情
1.建立广泛的异性友情——丰富和滋养人格性情
2.从友情到爱情——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①友情与爱情之间无截然的界限,无确定的年龄
②爱情的基本特点
③澄清误解:性欲冲动、心血来潮、激情、痴迷不是爱情;依赖、感激、崇拜、同情不是爱情;一时的需求、物质的满足、功利与虚荣不是爱情。
3.初恋与失恋
青春之情为何脆弱短暂?“初恋”情结为何令人刻骨铭心?青春救护性的异性交往,不具有长久性。
五、建立三道防火墙,维护少男少女性健康
1.青春期性发育的阶段
①性意识萌动——青春梦、性幻想、自恋、单相思、追星
②性行为显示——约会异性,写情书,相互眷恋,拥吻
③性关系[FS:PAGE]发生——性器官接触的冒险行为
2.三道防火墙
①反对未成年人(18岁前)发生性关系——反对的理由;性欲是否可以克制?用什么方法克制和排解性冲动?
②避孕和死精症——在“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讲解中传授避孕节育知识,小学阶段讲解,以成年人的“计划生育”为背景,避免敏感性和刺激性
③若意外怀孕,应在3个月之内终止妊娠;大月份引产的危害。在讲“月经”课中,讲解停经的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怀孕。少女意外怀孕,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待?
六、青春期性教育,谁唱主角?
1.家庭为主
2.学校为辅
①学校以学为主,性教育作为一般知识的规模传授
②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家长和孩子,学校有责任进行辅导
③对于孩子已发生的性问题,学校应与家长共同协商后,采取一致的态度和积极的办法处理,避免出现意外
总之,青春期教育由于个性化,隐私性的特点,应该以家庭为主,学校为辅。家庭和学校实施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一是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避免伤害;二是培育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性观念,健康的人生态度,为恋爱、择偶、婚姻进行必要的准备,使孩子能够享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编辑:阿超
上一篇:“育心”德育模式与“心育”治班方式
下一篇:成功人生的7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