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新闻资讯 >

儿童性教育,赤裸裸还是羞答答?

2012-03-09 06:04 | 责任编辑: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来源:网络转载 | 点击:

  一本名为《成长的脚步》的北京市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试点教材,图文并茂描述性器官;郑州市一幼儿园用裸体的“男女布娃娃”给孩子们上性教育课……最近陆续出现的儿童性教育“大跃进”做法引起热议,性教育对象一个比一个小,性教育方式一个比一个直接。

  众所周知,受文化传统影响,国内在儿童的性教育方面一直有所缺失,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性教育是否有必要提前,内容尺度如何把握,都是有待考量的问题。

  ■专家意见

  早期性教育有利于避免儿童受侵犯

  广东省心理危机干预联盟委员、广州市心海榕心理机构心理咨询师于东辉介绍,6岁左右是个敏感期,有大量的性侵害案例发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女童身上,性侵害者有恋童癖,侵害的方式多为强奸、性骚扰,在采访过程中,戚元丽简单地罗列了这样的一组数据,以1万名儿童为基准,遭遇恋童癖或者性骚扰性侵犯的人数大概为40%左右。

  性侵犯常来自于邻居、同学的哥哥和陌生人,“相对而言男孩遭受性侵害的危害程度较轻”,于东辉表示,这些人“作案”有一定的隐蔽性。戚元丽介绍说,很多时候孩子们在托儿所或者幼稚园里有叔叔或者阿姨看管着,这部分员工有些对于孩子出于天生的喜爱会比较亲密一些,而一部分则会对孩子采取不当的行为,例如性骚扰、性侵犯等。戚博士说,和性侵犯不同,性骚扰更多时候是隐性的,很多孩子也不懂得正确区分,久而久之就会淡忘,也可能会对其今后生活造成一定阴影;而如果发生性侵犯等严重的情况,如果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安抚,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在采访过程中,戚元丽向记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30多岁的女人带着孩子前来医院问诊,告诉医生说,对于眼前所拥有的生活觉得不真实,有危机感,好像随时就会失去一般。经过医生的深入了解后发现,该女士在学龄前曾经遭遇过家中亲戚的性侵犯,虽然与丈夫结婚生子,但始终无法走出心理障碍,在生完孩子之后无法与丈夫进行正常的性生活,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毁了。

  于东辉遇到一位被家长带来接受咨询的8岁小女孩,表现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一见到陌生男性,就会躲到爸爸妈妈的身后,惊吓大哭,后来发现,小女孩在大约5岁左右曾被男性强奸未遂。

  戚元丽说,在问诊的部分病人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有很多,部分在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可以慢慢恢复,而有一部分则比较难以走出这个心理困境。在幼年时遭受到的创伤,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不仅会让受害者心理出现障碍,影响正常的日常社交,产生自卑等心理,严重者对于性的认识会出现扭曲的现象。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应该给予基本的自我安全保护,让其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同时要有担当,教会其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在家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孩子能主动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教育。

  ■调查

  两成家长认同学龄前性教育

  39健康网早前开展的一项儿童家庭性教育调查,10290份网民问卷调查中,超过半数家长认为儿童性教育该在学龄期进行。根据调查,10.54%家长认为幼儿期(1-3岁)就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20.07%家长认为儿童性教育该在学龄前期进行(4-6岁),54.01%家长认为儿童性教育该在学龄期进行(7-12岁),更有15.37%家人认为无需对孩子进行儿童性教育。家长普遍认为儿童性教育很重要,并已经慢慢重视起来。

  3岁儿童开始对性好奇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大约人从3岁左右开始对性产生好奇,3-5岁,孩子们开始意识到男性和女性性器官的差异,并且对此发生好奇、忧虑。在这个年龄的男孩和女孩之间有一些性游戏。多数孩子对“生命的事实”产生好奇心,他们可能会问妈妈:小孩子是怎样生下来的?于东辉认为,此时有必要开始性别教育。

  “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区别男女性别是十分重要的”,戚元丽表示,现越来越多的小孩出现了性早熟的现象,在学龄前儿童还处于比较模棱两可的状态,这个时候应该教会他们正确的区分男女性别,例如男孩游泳衣是小裤衩,女孩泳衣要遮三点等。

  戚元丽同时提醒,有些家庭会出现,孩子与父亲过分亲密或者儿子与母亲过分亲密的情况,而有一小部分喜欢将孩子易装的家长也应该引起注意,比如将男孩打扮成女孩,在这个过程里面,可能会导致孩子对于性别区分产生误区,在正常的异性或者同性朋友交往中出现异常,例如男孩子的性格会偏女性化,而女孩子会出现男性化的现象。长期下去,对于孩子未来正常的社交也会出现影响。

  学龄前更合适性安全、性别教育

  采访中专家均表示,虽然我们的性教育水平落后,但也不可操之过急,对学龄前儿童的性教育有一定必要,但其内容应和青春期性教育区分开。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李江雪认为,专门对学龄前儿童开设性教育课,没有太大的必要,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身心比较脆弱,这个年龄层进行性安全教育,可以防范儿童性侵害,做好自我保护会更适合。像现在广州一些幼儿园开设防火灾、地震等安全教育课,可以在其中加入性安全内容。

  对于推出学龄前儿童性教育课程,不少家长觉得内容过于直白,应该含蓄地表达其内容,以免对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小孩造成影响。对此,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小儿精神科的戚元丽博士表示,“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性教育,应该基于自我安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应该让孩子先懂得自我保护,以免遭受不法之徒的侵犯。”

  儿童性教育≠性爱教育

  看过一些国外儿童性教育教材的于东辉告诉记者,这些书如果进入国内肯定会被当作淫秽刊物。国外的性教育是根据当地的文化国情来进行的,未必适合目前国内的情况,比如在欧美一些地区,孩子的初次性行为从小学开始,像美国偶像小甜甜布兰妮14岁献初夜。

  戚元丽博士戚博士解释说,因为学龄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这个时候给他们教授比较直白的性知识,孩子未必能够完全懂得,朦胧间能意识到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明白。此时性教育应侧重性安全教育、性别教育更适合。

  如果在此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教程的内容也应该相对含蓄一些,以讲故事的形式,或者一些卡通动物来举例,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更加浅显易懂。相对来讲,直白的性教育应该在青春期进行会更加合适一些,同时对于这部分的受教育人群也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儿童性教育,赤裸裸还是羞答答的延伸阅读---两全其美网校城编辑为你讲解男科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