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新闻资讯 >

“80后”扛起消费大旗

2011-10-28 11:09 | 责任编辑: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来源: | 点击:

“80后”扛起消费大旗
来源:山西商报 2011年10月28日 09:38

  手拿信用卡,崇尚网上购物,和身边绝大多数同龄人的情况相似,刘斌住着两室一厅的小户型,房子的首付由父母帮忙支付,小两口还着月供。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电视、空调、冰柜、床等几个大件之外,几乎全是夫妻俩从网上淘来的。性爱故事

  “80后”——因为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刘斌和他的同龄人被冠以这个称谓。作为第一批独生子女的代表,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时尚,与“60后”、“70后”完全迥异,他们的出现曾带动了一股年轻化风潮。为了把握这个年轻的群体,一些知名品牌不惜放下更为成熟的客户群,转而针对“80后”重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性爱保健

  如今,“奔三”的“80后”仍然喜欢玩儿、崇尚时尚品牌,并开始触及高消费。与此同时,一些商家也开始以明确的姿态向“80后”消费群体招手,“80后”正逐渐取代“70后”成为这个时代的消费中坚。

  “80后”消费  喜时尚爱怀旧

  好奇的人们也许会发现,在太原团购网、微博等平台中,一个名为“三年二班”的主题餐厅悄然出现。

  开业之初,这家餐厅便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引发人们好奇的并非是店里的美食,而是店面的布置风格。走进这家餐厅,“60后”、“70后”会觉得有些搞怪,“90后”会有些摸不着头脑,“80后”则会觉得备感亲切,因为这家餐厅只针对“80后”消费人群。

  这家火锅店的布局以一间大教室为背景,餐桌是一张张课桌,墙上贴着《小学生守则》,黑板的正上方是名人头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8个鲜红大字分居两侧,屋顶的房梁间挂着绿色大吊扇,餐厅的后墙是一个主题鲜明的黑板报,菜单类似于一份测试卷。除了逼真的教室布置外,变形金刚、葫芦娃、小龙人……“80后”儿时的记忆在这里一一重现。

  马翔是这家火锅店的老板,在店里,他被人们称为老师,服务员称为值日生,顾客则要扮演学生。马翔说,开店就是为了追寻儿时那份纯真美好的记忆,身为“80后”,他知道这个群体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怀旧情结也更迫切一些。

  马翔预料到餐厅会受欢迎,却没想到会出现爆满的情形。这几天他正忙着筹备第二家餐厅开业,店面设计仍然会延续“80后”主题风格。马翔说,打出“80后”的招牌只是为了给“80后”们营造一个集体怀旧的场所,没想到会让他的创业之路平坦了许多。

  其实,在马翔开店之前,太原市就出现了一家“80后”主题餐厅。这家餐厅主要经营川菜,创办人间志伟尽管不明白何为主题餐厅,但在餐厅装修时,“80后”的他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很多记忆都融入了进去,贴画、动画人物、玩具、伟人像……可由于种种原因,装修风格没能坚持下来。

  如今,间志伟的“80后厨房”已经开始接待非“80后”消费人群,曾经的装饰也所剩无几。一年的经营让他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也在筹划开一家分店,见识了马翔的“80后”主题风格后,他决定把自己曾经的想法再捡起来。

  “如果只是为了品尝美食,这里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曾先后两次到马翔的店里消费的刘斌认为,到马翔店里消费的人们,不是看准食物本身,而是为了寻找一段共同的回忆。

  针对“80后”的特定消费现象,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田晓芳认为,“80后”主题消费频频出现,主要是因为商家摸准了“80后”的消费心理和习惯,马翔的餐厅主要是抓住了“80后”的怀旧心理。针对“80后”所表现出的消费能力,一些高科技产品也可能会吸引“80后”超前消费。

  “80后”消费  喜个性爱感性

  马翔的餐厅有一部分熟客,他们都是典型的怀旧型,光顾马翔的餐厅并不是因为这里有他们中意的美食,只是想把自己置身于曾经熟悉的环境中去,杨燕就是一个例子。

  出生于1984年的杨燕,在某公司担任会计一职,月薪3000元左右,结婚近两年了。杨燕的丈夫比她大一岁,在某事业单位上班,收入还没有杨燕高,月工资2300元左右。

  2009年,两人按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做婚房,15万元的首付是双方父母帮着支付的,夫妻俩承担着1500元的月供。结婚时,他们的婚房内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找不到一件像样的电器、家具,简单的装修就花光了他们共同积攒的3万元。

  婚纱照是他们当时唯一可以炫耀的物件,杨燕说,婚纱照是在一家个性摄影室拍摄的,为了拍出和“流水线作业”完全不同的感觉,小两口带着摄影师跑遍了太原所有的景点,照片的设计风格也大多是参照夫妻俩的意愿制作的。虽然为此花费了5600元的费用,但杨燕并不后悔。

  如今,他们已经置齐了所有的家电、家具,而且装点了许多有个性的饰品,用杨燕的话说,“看起来像个家了”。

  杨燕和丈夫是典型的网购一族,平时小两口都喜欢在网上淘宝,因为网上的服装、家居用品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款式个性。杨燕说,家里的大部分用品都是她从网上淘来的,她对省城各大商场的促销信息也非常关注,逛商城的过程中,看到合适的物品,她会记下价格与网上的价格进行比对,再决定从哪里购买。如果遇上商城大促销,她也会为大促销血拼而提前踩点。

  尽管与父母在观念上有很大分歧,但杨燕和丈夫对父母的消费却有充分的话语权。杨燕是妈妈的穿衣顾问,妈妈挑选的衣服一般会参考她的意见,而在父母买家电、买房子等问题上,杨燕丈夫的意见也有同等的影响力。

  “注重个性,不喜欢太规矩的东西。”杨燕说,夫妻俩消费时一般以感性需求为主,每个月5300元左右的工资,固定的1500元的房贷,剩余的3800元都不知道花在哪儿,所以现在有点钱就赶紧置办家里需要的大件。

  杨燕说,打算在一两年内要个孩子,有了孩子后或许在花费上会有个合理的规划。

  杨燕是“80后”消费群的一个大众代表,她和很多同龄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卫虎林认为,“80后”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产物,他们与“60后”、“70后”在消费观念上有很大差异,可以用“时尚潮流”、“重视自身的感性需求”、“重视品牌体现的个性风格”等字眼来形容。

  “80后”消费  喜消费爱享受

  谁的钱最好挣?每个营销人员时刻都在琢磨这个问题,达成共识的一个答案为:女人、年轻人、孩子。3个潜在目标人群存在交叉关系,“80后”在其中占有不少的比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