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智力、适应能力、建立安全感、语言等各方面的成长,听觉器官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但由于宝宝刚出生时不懂表述自己的感受,宝宝的听力问题常常被家长忽视。婴幼儿家长应该如何判断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性爱故事 很多家长会通过孩子对周围声音所作的反应,来判断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但广西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区妇幼)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甘金梅却认为,这种通过主观的方式判断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不够科学,因为不是所有正常的孩子都能听到声音做出反应。 甘金梅表示,出现重度听力障碍的儿童,对外界的声音是几乎没反应的,这当然很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但一些轻度、中度听力障碍的儿童,并不是完全对外界声音没反应,所以往往容易被一些家长忽略。甘金梅就发现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孩子对声音有反应就是听力正常,无需再进一步检查,结果导致孩子长大后对小的声音反应不佳,且由于在听力不佳的状态下度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期,而出现说话发音模糊,对别人说话的声音整体性理解不好。 新生儿听力筛查不可忽略 据悉,近几年来,听力筛查开始在南宁市普及。在有条件筛查的医院出生的孩子,家长都建议家长为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在无筛查条件的医院,则建议家长带婴儿到当地有条件筛查的妇幼保健院进行筛查。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仪器有耳声发射(OAE)、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检查,这些检查方法比较客观,对孩子没有任何伤害。甘金梅介绍,听力检测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3~7天内进行筛查,然后42天时复查。 区妇幼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黄跃表示,如果新生儿在第一次初筛中未通过,显示的是阳性,家长也没有必要为此特别紧张。限于目前客观技术的因素,任何筛查都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而且孩子对声音感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初筛的阳性率一般在13%~20%,实际上复筛时阳性率只有5%。~8%。。复筛仍未通过的婴儿需在3个月龄内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