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专心写剧本的河岸。(记者汪寿海摄)
河岸是李彬的网名,这个网名他用了十多年,因为拍过两部电影,还有一部电影的预告片,知道他网名的比知道他真名的人多。他拍电影,自己兼任导演、摄像、剪辑等多个职务,为了拍两部电影,他前后贴了8万多元,自封民间导演的他,为了实现少年时的梦想,也抱着成为新疆民间影视先行者的希望,一路“自虐”着……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汪寿海)再次见到河岸,惊异他老得太快。
初见他,是在2007年冬天,他因在网络上招募演员拍摄自己的首部DV剧《逆光》而被采访。那时他36岁,容貌看上去和年龄差距不大,头发尚黑。
这次见到河岸是在5月初的克拉玛依,天气晴朗,很多人感觉天气炎热而换上短袖。他依旧是长袖T恤,外面套着深蓝色夹克,身材瘦削,脸色苍白,眼角的皱纹里带着疲倦,户外帽的帽檐压住一圈没盖住的白发。
跟河岸握手,他手指间的凉意沁过来,让人感觉他可能大病初愈。
“熬夜熬的。”他呵呵一笑,牙齿上的烟垢露了出来。“都是被这勾当害的。”河岸说正在编写30集的百姓自办栏目剧剧本《万家灯火》,半年来都是夜作昼息,“晚上靠浓咖啡和烟提神熬夜,早上太阳出来才睡,就熬成了现在这德行。”
“其实我没其他病。”河岸补充说,“每次去体检,医生都说我神经衰弱,睡的太少。”
在别人眼里,李彬有份体面的工作。他是一位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图纸规划设计师,在克拉玛依圈内小有名气,只要他愿意,全年都不愁没有活干。
但他又不务正业,甚至有点“自虐”。
2007年,他以“河岸”为网名,在克拉玛依当地论坛上招募没有经验的演员,拍摄自己编剧的悬疑推理电影《逆光》,自己兼任导演、摄像、剪辑等多个职务,这部电影自掏腰包7万多元。
2009年,他再次在网上招募民间演员,拍摄自己编剧的第二部电影《雨祭》,兼任导演、摄像等多个职务,这次又贴了1万多元。
每部电影从编剧到拍摄,意味着他要推掉自己所有的本职工作,没有收入来源。
2009年秋天,因为谋划拍摄一部电影失败,他在妻子面前保证,不再沾电影,好好做自己的规划设计工作。
今年春节后,他再次推掉了工作,闷在房子里写起了自己的电视剧本,越熬越憔悴。
“没办法停下来,像是中了邪。”河岸说,他总想把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