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从“房奴”到小三的故事(2)

2012-03-11 19:16 | 责任编辑: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来源:网络转载 | 点击:

六六的写作对象其实就是像剧中的姐姐海萍那样的年轻人。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女性们大多过着这般真实到残酷,却万般无奈的生活,她代表了大都市里辛劳打拼的大多数女性,在孩子、房子和票子组成的柴米油盐间磨光了傲气和理想。而在姐姐的身边,妹妹海藻看似被逼上梁山当了贪官的情妇,拿爱情当良心的挡箭牌,生活安逸,仿佛能够一直保持着所谓的诗意浪漫和纯真善良。

海清最初拿到剧本时最想演的角色不是姐姐海萍,而是妹妹海藻,因为姐姐一点都不可爱,她的话句句如利剑。海萍在大多数观众心目中的评价果真如此,刻薄、虚荣、小市民,甚至很多人赞成一个观点,如果不是她硬要买房子,海藻不会沦落到最终悲惨的结局。

六六并不这么看,“海萍是个正常的女人,她有我们所有女人正常的情感。我不懂大家为什么恨她?因为她需要一套房子,把妹妹逼上了错误的生活道路?我不这么看。她要一套房子,不是因为虚荣,她是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她对生活的抱怨,缘于她没有碰到合适的机会,她在迷惘中爬行。一旦她找到了门路,她是不惜力气的。她给我们大多数的平头百姓一种希望,就是凭自己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欲望都市里站稳脚跟。而海藻,其实是她本人放弃了努力这一条道路。”

如果把话说得再直接些,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女人都像海萍那样的不讨人喜欢。你有工作压力,有还款压力,要带孩子,做家务事,还得时刻防着老公出轨,这样的日子,还想让女人风姿绰约、善解人意,还要有小情小调,真是挺难的。用六六的玩笑话说,海萍其实是99%正常女人现实生活的写照。如果观众觉得她不可爱,也只能说明一点,我们大家都不太喜欢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她赋予了海萍这个角色承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任,她相信社会的进步靠的是一群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人,而她借笔成名,奋笔疾书,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分子。

都市生活里无法回避的问题

海藻的扮演者李念说,她走在大街上都被人骂做“小三”。出演了《渴望》的凯丽至今都被中国老百姓喊做“刘慧芳”,这是一部电视剧的成功,也是一个演员的悲哀。李念的未来是否也是这样,现在还未知,起码六六不觉得需要去安慰这个年轻的女孩。

“捧杀和棒杀,都是走红的途径。没什么不好的,有人想被骂还得不到呢。而且你们只听到了她被骂的时候,我相信骂她的人大多是电视机面前的主流观众,可是你们为什么不去听听那些偷偷摸摸在心里喜欢她的中年男性的声音呢?我见到的40岁以上的男性对李念那个角色多多少少都有些幻想,他们就说非常理解宋思明为什么会喜欢上海藻。只是他们比较阴险狡诈,不太善于在网络上向公众表达内心感受。”六六说,自己写的都是社会最真实的反映,是都市生活里无法回避的问题。

有所思,不代表着一定要行动。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有自控能力,尤其是为人夫和为人父的责任感。导演滕华涛强调,电视剧结局时的人物命运,完全表达清楚了创作者们对于角色的态度,“一个贪官的命运,一个小三的命运,在结局处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当然你一定要问是否同情,一个单纯的小女孩,最后走到了这个地步,最终我可能也唏嘘过。但我多次强调过,其实在她刚走上第一步时,就决定了她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这样的。”

六六自己撰文旗帜鲜明地支持宋太太这个角色。她说,也有观众给她反馈,希望改变故事的结尾,不要让海藻和宋思明这么惨,因为“他们是真爱”。现实中不仅男人可能喜欢海藻,很多女孩也会怜悯她,觉得她无辜。

六六相信一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在采访时经常提到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的一句话——晚年幸福生活的盔甲,是之前悉心奋斗的岁月,“你是要享受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成果,还是希望获得走捷径得来的凄凉。这是一定的,你最终的结局就是你之前种下的果子。”

所以最终,海藻和宋思明“罪有应得”,宋思明在被追捕途中主动撞向了卡车,海藻因为宋太太的殴打而流产,摘了包皮过长,从此不能生育。在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主创们看来,不能生育是一个女性最大的悲剧,而新新人类们还意识不到这点,甚至会觉得出国多好啊,于是“为小三说话”的帽子又被扣在了《蜗居》身上。意在批判“小三”现象的主创们只能干瞪眼,这不是瞎闹嘛。

路是你自己选的

爱是她的剧本核心吗?六六说,“妖精照镜子”,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蜗居》是编剧六六、导演滕华涛和演员海清这组“铁三角”之间的第三次合作。总制片人金维一评价说,“这是近年来少见的现实主义力作。电视台这样的戏不多,不是我们不喜欢这样的题材,而是没有太多的创作者写得出这样的力作。当初我们决定投拍该剧就是因为题材好,要找一个非常好的契合点来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那最好的选择就是房地产。”

历代中国人可能都没有过像现在这样的局面,你有没有买房子,买了一套房子还是两套,可能就会影响你未来十年甚至后半辈子的生活,房子对人生发展轨迹的权重实在太大。金维一说,最终电视剧还是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六六原著小说的原貌,没有像其他很多文艺作品改编时出现“这个不能拍,那个不能提”的局面。

六六的作品写的是家长里短,但在长期合作者滕华涛看来,“剧中蕴涵的是她对社会的思考,我的工作就是把她的思考转化成画面”。他们两人从《双面胶》(2007年)开始合作,到《王贵与安娜》(2008年)再到现在这部《蜗居》,正好把他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下,对于社会、家庭和爱情的思考全部放在了这三部戏里。

滕华涛比六六年长两岁,按照“三岁一代沟”来衡量的话,他们两人可以算是同龄人,对事物的看法很接近。而且一个为男性,一个为女性,创作者的男女性别差异对于家庭剧的影响力也降到了最低。《双面胶》的视野并不大,直接面对的就是小夫妻和双方父母之间的婆媳关系和金钱关系。滕华涛的评价是,“我们所展示的,表面是一个婆媳关系。但我看小说时就对六六说过,她从婆媳关系写起,其实真正想写的是城市里两代人的文化冲突,南方和北方的(地区)文化冲突,以及我们后来在《蜗居》里所展示出的一个在小城市出生到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的心态,他和都市人的不同。这个他,可能是大学毕业生,也可能是最普通的打工者。这在当时拍《双面胶》时,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篇幅来展现,所以现在我把它放在了《蜗居》里,这就是我拍《蜗居》的动因。”滕华涛说,他不想揭露社会阴暗面,他只是在讲述大都市各个阶层人群的心态。他的一句话已经传开了,“不能天天都是湖南卫视”,人们也需要思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文章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Copyright© 2011-2012 大理曙光男科医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QQ:4847844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