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楼
┊回复┊引用┊┊专辑┊编辑┊2009-1-9 19:27:47
1、视淫的危害
凝神对视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业力所定),是眼神视觉的一种贪恋,实际上也是妄心与妄心的交流,是一种鄙劣的贪恋,一种业力熏染的愉悦,一种精神上的自私的占有,一种无常,一种执着,一种深深的我执,也是功德漏失的窗口,给生活和修行带来无限的障碍。阿弥陀佛!若眼神里饱含着情欲,要知道那是污秽的,是染着的,是不清净的,是躁动不安的,是无边热恼的,是引发无量痛苦的根源。。。。会消耗很多的福报。贪淫的人,欲望的心像一把利刀,贪爱的眼像起火的车,把自己的功德和修行割掉、烧光。
学诚法师在回答一位弟子的提问时说:“情爱是无常的,今天对方以这样的目光看你,以后也会以此目光看他人。究竟来说,众生爱的不是情人,而是自己。”
2、意淫为什么有罪?
意淫是指:面对美色诱惑(读淫书、观淫画、睹“黄片”等),所思所想,“见他色美,起心私之”,心意摇荡、浮想连翩,在心里与其行淫,苟且私通。虽没有实际发生,但也造下邪淫恶业。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云:“夫人祸福。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
<受十善戒经> 云:八者贪淫之人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铁聚。直当陷坠破灭梵行必堕地狱。
《首楞严经》中云:多淫众生,淫习交接,染心会合研磨不休,精血耗散积而成火。火旺水落石出竭,现生多感神志委靡,畏风寒炎热,多病短命。命终感铁床铜柱之报。”。
《寿康宝鉴》明确指出:“夫一动淫心,未必实有其事,已积恶造业如此,况显蹈明行,罔知顾忌者乎?……盖止一起心,而罪已不可逃矣。”凡夫人中大有此认为,只是去想想,并没有具体与其实际行淫,也就无所谓了,基于此观点是曲解了邪淫的内涵,认为不发生性行为就不算邪淫。其实不然,邪淫涵盖身、口、意三业,身行、口言、意思均属邪淫。意淫不除,总是潜藏在思想里,一旦时机成熟,一发不可收拾,终朝每日意淫不断,思想意识长受此薰习,渐渐就演变为行为习惯,等发生淫行时也就习以为常、随其自然了。另一方面,意淫对身心健康也有着极度的危害,大凡淫心一动,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神经高度集中在意淫之中,久而久之,对人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长期处于过度激动、过度兴奋中,对身心的危害是严重的。
为人当不欺暗室,独处时万不可认为意淫无人知晓,任意妄为,其实神明共目,天理昭昭。意淫也是业识的种子,总会生根开花结果,《楞严经》反复指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淫不除终受其牵制,酿成恶果。意淫如不及时铲除,就会:“折尔祖宗遗下福,削尔前生修下禄,损尔悠悠好寿数,斩尔绵绵广嗣续。”“折、削、损、斩”,怎不叫人毛骨悚然?!
梦醒居士的几句话:“为了制止淫念的生起,平时既应谨慎,不要亲近整日嬉戏、追逐声色的邪友,更不可随人进入引人思淫的邪地,对于描写男贪女爱的邪词小说,切不可观看,也不可去听人谈论淫秽的邪话。若常进入引人思淫的邪地(邪友、邪书、邪话),耳濡目然,心念难以克制,终致把持不住而身犯邪淫,及致醒悟已追悔莫及。”
3、益西彭措堪布的开示:
所谓动淫心没有报应,是一种断见,不是业果正见。造下意业,如果以这个意业既不会增福,也不会消福,那是所作落空亡,但这无法成立,世上没有作用是零的业。实际表明,淫心消福很大。我们一天当中有无数念头,念念在福德上都有加减乘除,不是死的,所以懂得念念调整为善心,极为重要。
淫业之力,使心光陷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伴随他的只有深深的负罪感,整天心神不宁,说话做事难以集中注意力,心里阴暗,胸闷气短,现生已经变成鬼相。业力的作用不会错乱,大家注意体察善恶业对内心截然不同的作用,远离邪淫的白法会使心清净、开朗、喜悦、安祥,邪淫的黑业则会使心污秽、沉重、萎缩、阴暗,确实是“善恶报应,丝毫不爽”。正是基于邪淫损坏相续这一点,我们不能造邪淫,造了决定会毁坏福德、智慧,不可能产生丝毫真正的安乐,这就是邪淫黑业决定之相,也是缘起无自在的相。
问: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