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
网友:相亲初面应“晾身份”
“网上征婚看着热闹,可暗地里乱象丛生。”不少网友对交友网站持保守观望状。超过八成网友认为网上只是初步了解,见面后才能决定是否继续交往。仅有不到一成网友认为不见面就能确认恋爱关系,再次印证了网恋仍非主流,真正恋爱还是要从网上走到现实中。
随意打开一个婚恋网站,无数征友照片会出现在眼前,点击姓名,便可了解到他或她的详细资料:年龄、户籍、职业、收入等。可这些网络资料到底是真是假?他或她背后的真实身份究竟怎样?
近日展开的 “网络相亲初次见面是否应该出示身份证”的民意调查中,有96.12%的网友赞同 “晾身份”。许多网友建议:线下首次见面双方主动出示身份证,清除日后可能因不必要的猜疑带来的心理消耗,能让爱情的路走得更顺,特别对于女孩来说,这是一份安全的保证。也有网友认为,仅仅出示身份证,并不能了解一个人的婚姻状况,无法 “揪”出眼下悄然兴起的 “隐婚族”。
红娘:“一对一”成功率最高
“万人相亲团”、“八分钟约会”、“爱情运动会”、“父母相亲会”……热闹得像赶庙会,可何时遇上那个“他/她”?记者采访了多位沪上“红娘”后,得出的普遍结论是:大型交友活动热闹有余,成功率最高的还是传统的“一对一”。
据婚恋专家介绍,目前沪上婚介所的成功配对率在70%,其中成功结婚率超过10%。也就是说,七成男女进入婚介所后,能够顺利找到男女朋友,其中至少有一成人最后走入婚姻殿堂。
百合婚介所的高级婚恋顾问顾琴分析,“一对一”之所以成功率高,就是因为针对性强,红娘能够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制定个性化婚介,根据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判断,为客户找到匹配度较高的对象。而大型的交友活动最大的弊病就是以貌取人,忽略个人内涵,无法一对一进行深度交流。顾琴透露,“很优秀的男孩不肯抛头露面,有些大型交友活动要电视转播,肯定不愿意,一般喜欢私密性比较强的一对一见面。 ”
婚介协会:网络相亲监管空白
市婚介机构管理协会江秘书长指出,“互联网征婚,实际上是网友的‘自助式’征婚。至于会员信息是否真实,征婚交友进展是否顺利,网站概不负责。由于网站既有婚恋性质,又带有交友性质,因此用于制约婚姻介绍机构的规范条例,难以‘一刀切’式地用于网站。”
江秘书长认为,目前 “信息虚假”是婚恋交友网站的最大 “硬伤”。在收到的消费者投诉中,不少消费者投诉被婚恋网站 “忽悠”,实际上都是源于信息真实性难以验证。 “网上聊得很投缘,相处得也不错,谈婚论嫁时,才发现对方早已结婚。”
在婚恋网站会员数以千万计算的“超级虚拟平台”上,注册用户往往入会前必须提供包括身高、收入、教育背景、择偶意向、兴趣爱好、联系方式等详尽的个人信息,这些庞大且极其隐私的信息显然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婚恋交友网站个人信息很快成为不法牟利者的目标。
据 《2009年网站个人信息保护评测报告》显示,在被测的13家婚恋交友类网站中,不及格的企业竟有7家之多。在所有被抽测的网站中(包括电子商务、招聘、网络游戏类网站)排名最低。
前一页 [1] [2] [3] 下一页